2)第203章 明枪暗箭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将李安俨调离左屯卫了。

  他不离开左屯卫,就是老程离开左屯卫。

  虽然李安俨当年在息隐王麾下名声不大,但程咬金知道,这厮还是有两下的。

  当年息隐王李建成的麾下,文臣也好,武将也罢,那也是不差的。

  时也,命也。

  实际上,虎视眈眈的李承乾兄弟,谁也没法出手。

  长安城中,名将大把,即便有两卫随驾去了洛阳宫,有部分兵力是驻扎在城外,可城中依旧有不少兵力的。

  程咬金、李世勣之类的名宿且不说,右候卫将军梁建方、检校右候卫将军丘行恭,哪个不是狠人?

  这也是李承乾虽然起了心思,却不得不按捺下来的原因。

  十四个兄弟,虽然排第二的李宽早夭,老十二李简贞观五年薨,可还有另外十一个兄弟呢。

  一个个人畜无害的面容,谁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肠?

  斗归斗,监国才是李承乾的主要任务。

  “昆明池斗门旁,有人堆土入湖,要填湖造田。”司农卿郭嗣本启奏。

  李承乾鼻孔里哼了一声,一字一句道:“孤记得,昆明池附近,虽归长安县籍,实为司农寺上林署所辖。前年,朝廷还疏浚昆明池,引入沣水,所为何事?”

  “涉事者,令复原,徒一年。两名上林署令管辖不力,降为主簿,主簿升任署令。”

  虽然身体多有不便,奏章都是右春坊中舍人代批,李承乾过目认可后盖太子印,但李承乾的脑子还是没问题的,判政事甚至更见锋芒。

  风病的后遗症,除了那条腿纠正不了、总画半圆之外,就是语速降慢了一些,却让李承乾显得可怕了许多。

  虽然李泰一系的文官想借机挑点刺、放点风,奈何右春坊右庶子、中舍人,本就有在太子监国时、于宫内下令书的职司,谁也没奈何。

  目光转向李乾祐,太子的声音稍为缓和:“御史台去岁所为,孤甚慰。不知今年,可能加办二成否?”

  李乾祐面上现出几分犹豫,马周举笏欲言,范铮已经出班:“臣范铮启奏:万万不可!殿下欲清除蠹虫、清大唐吏治之心,甚好,唯监察一事不可定量。”

  李承乾抬眉,看上去有几分诡异:“侍御史言下之意,这是敝政?”

  范铮再举笏:“若监察一事定量,御史台上下,为了业绩,一定会竭尽全力,这应该是殿下的初衷。”

  李承乾艰难地点头不语。

  “诸多事务,一旦定量,必然层层加码,这一点殿下可向各衙求证。御史台一旦层层加码,为了拿到该拿的俸禄,御史们除了拿下蠹虫,更会将手中的鞭子挥向无辜的官吏。”

  “下层官吏满足不了御史越发旺盛的需求之后,宰辅、宗室势必不能幸免。”

  “到时候,台狱中冤魂累累,朝堂上噤若寒蝉,虽三公不能抗区区监察御史,百战骁将不敌卑微问事之刑,大唐更用何人?”

  程咬金听得毛骨悚然:“殿下,臣附华容开国县男之议。”

  李世勣缓缓出班:“臣附议。”

  李乾祐、韦悰、马周出班,站在范铮身旁不语,态度却一目了然。

  司空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态度出奇地一致,加强监察可以,却不能定量。

  谁不怕自己成为御史台杀红眼之后的那个无辜者?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