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4章 不枉不滥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不枉不滥

  (第二百零二章因为被屏蔽,自动订阅的书友需用手动订阅才看得了,汗。)

  正五品上中书舍人柳奭(shì)出班:“殿下用意甚佳,只是细节还需磋磨,不如权且搁置?”

  这一个圆场,打得到位,李承乾的颜面也兼顾到了。

  柳奭出身河东柳氏。

  亲叔父是光禄少卿柳亨,与李世民有交情;

  族兄弟是御史台察院首席监察御史柳范。

  柳奭的阿耶柳则,隋朝的左卫骑曹,随行出使高句丽而卒,柳奭亲到高句丽,哭丧迎椁,极为悲痛,高句丽人都羡慕(死者)有这样的孝子。

  柳奭还是瓦岗出身,想不到吧?

  他能在唐朝混得风生水起,起点是曾经为李密的府掾,在李密败给王世充之后,劝说李密归唐,这才是一大功。

  瓦岗出身的人其实不少,但就是在瓦岗期间,他们也有不少派系的,所以柳奭与程咬金他们几乎没有往来。

  现在的柳奭,还多了一个身份,晋王妃王氏的亲舅父。

  同安大长公主为媒,说动了太原王氏,同意将祁县房、罗山县令王仁祐之女,嫁给李治为晋王妃。

  事情看似不起眼,却是皇室与五姓七家的破冰之举。

  贞观年大唐蒸蒸日上,官吏的数量却捉襟见肘,朝廷几乎没有闲置的官员。

  嗯,那些完全没能力的、纯享受待遇的文武散官不算。

  这么说吧,如果朝廷再从西州旁边另扩一州,恐怕一时还凑不齐足够的官吏去安置。

  原因也很简单,李世民兄弟阋墙时,五姓七家是旗帜鲜明站李建成的队,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结果一朝鸡飞蛋打、全部成空。

  投李建成很正常,人家是嫡长子、太子,有大义的名分,赢面多高啊!

  哪晓得李世民太逆天,居然翻盘了!

  加上贞观初年,因为一些政务多少影响了五姓七家的利益,于是各家统一意见,不与皇室联姻,家族中的优秀后辈子弟,暂缓入仕。

  所以,李承乾的太子妃出身武功苏氏,小世家;

  李泰的魏王妃阎婉,前前朝外戚血脉。

  李承乾扫了柳奭一眼,默不作声。

  警惕,警惕啊!

  昔日乖巧可爱的雉奴已经长大了,开府了、娶王妃了,可以威胁到孤了!

  最重要的是,雉奴的王妃,有太原王氏与河东柳氏的背景,对他的支持力度可以让人惊心!

  这储君的椅子啊!

  举目四望,四面皆敌,孤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

  范铮看到柳奭的出场,恍惚了一下。

  哎,李泰危矣!

  即便是李承乾败了,位置同样轮不到李泰,哪怕如《旧唐书·李泰列传》记载,没有《旧唐书·褚遂良列传》那“杀子传弟”的蠢话,同样看不到一丝希望。

  但是,褚遂良列传里的话,是李世民的转述,不是李泰亲口说的。

  这就值得玩味了。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