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2章 文成出嫁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2章文成出嫁

  正月十二日,宜嫁娶。

  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亲率一府人马,护送着下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出长安城。

  礼制、规格与弘化公主一般无二,醒目的是队伍中夹杂了三千比丘,毗卢帽、僧伽帽格外壮观。

  范铮的损主意,终究没有完全达到效果。

  各寺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虽然送比丘上高原,势不可挡,但人数是可以商议的嘛。

  岐州刺史、宋国公萧瑀,对萧灞毗被诛一言不发,却为此事上书,请求稍减入吐蕃比丘的数量,语气终于学会缓和一点了。

  萧瑀虔诚信佛,先后于两朝,把亲生的三个妹娃子,舍于长安城安业坊的济度寺出家。

  事不见于两唐书。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七《大唐济度寺大比邱尼墓志铭》记载:法师讳法愿,俗姓萧氏……唐故司空宋国公之第三女也……甫及笄年,爰披法服,乃于济度伽蓝。

  及笄,十六岁出家,跟网上传的十三岁出家有异。

  《济度寺故比丘尼法乐法师墓志铭并序》载:法师讳法乐,俗姓萧氏,……父瑀,……,皇朝中书令……,法师则太保之长女也,勤恳之节,爰自幼童……,年甫三龄,归诚六度,脱屣高族,落发祗园。

  《济度寺故比丘尼法灯法师墓志铭并序》载:法师俗姓萧氏,……父瑀,……法师即太保第五女也。年甫二八,修行四谛。

  萧瑀信佛的虔诚可见一斑,就是那个三岁出家,委实让人难以接受。

  反正,有那么一大帮信佛的大臣帮腔,送比丘上高原的宏伟计划,多少是打了折扣的。

  不过,就连大兴善寺都被抽了近百比丘,据闻有几座招提因为比丘被全征,已经荒废了。

  吐蕃请求的工匠、农艺、水利技艺与书籍人才,一律被替换为子曰诗云与佛门经卷,以及诸多的法器。

  大论琼波·邦色,与小论噶尔·东赞,目光都微微有异。

  他们来大唐,求娶公主是其一,侦知吐谷浑与陇右的情形是其一,求取工农艺、水利技艺也是主要目的之一啊!

  即便大唐的农艺、工艺与吐蕃有显著差异,无非是对照参考,然后加以提升。

  水利才是他们最想要的技术。

  然而,琼波·邦色的形迹暴露,导致大唐封锁技艺,此行却不完美了。

  说完全封锁是不可能的,遣人混入大唐学习、重金诱得匠人入吐蕃,都是解决方法,但不通过官方,到手的就是零敲碎打了。

  也许,学得了某项技艺,转头才发现,这是大唐官方早就淘汰的技艺。

  成本无限提高了呀。

  琼波·邦色与噶尔·东赞心知肚明,大唐未必将吐蕃当成对手,却一定有所防备了。

  回去之后,要迅速将吐蕃内的税制统一了,尽快收拢人心,准备独霸高原。

  嗯,牛腿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