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章 茶室之行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晨坐在王雪峰的车里,看着窗外的细雨和雨中的人们。

  “五年前,负责公号的编辑就是给我安排活儿的人,让我做人物采访,对方是个做茶的老师,那天也下雨,和今天的雨很像。。。那是个雨天,小雨天,我按约定时间来到茶室。。。。在南四环。。。

  这个茶室,室内有30平米大小。一张木制的茶桌,几把椅子。多宝格上摆放了各类茶和茶具。除了精致的茶具,在多宝格最底下一格,放在几个搪瓷缸子,还有保温杯,以及熬茶的陶罐——外表粗糙,被不断使用过的痕迹使其外观很久。屋内都是普通的布置,我几乎有点担心,回去写稿子的时候,没有语言描绘这个房间,因为找不到特色。

  进屋之后,和茶老师打了招呼,就请求看看多宝格上的陈列的物品。看了2、3分钟。

  我正在看这些老旧的茶器——这些“老旧”算是一点特点吧,茶老师对我说,这些是以前用过的物件,多宝格是用来陈列各类茶具的,这些不好看的老茶具就摆在下面了。停了停,撇了一下嘴说,就是和那些精致的茶具不搭调。

  茶老师姓刘,六十岁左右,人不胖。以前做过机械类的技术工作,后转入茶行业。坐下喝茶,先泡了几杯茶,是生普。第一款茶口味柔和,到了第三款茶,是味道苦,回甘快的茶。

  老师的动作平淡,也平常,人也没特色。我当时心里还想,这样普通的人和事情,回去写啥呢,这个人物采访不好写,没有亮点呀。

  其实每个茶老师的基础不同、来历不同。他以前在乡下待过,村子里喝茶就是使用粗瓷大碗或搪瓷缸子。一开始就是这样接触茶叶的,从日用平常开始的。身体不舒服也会喝一些茶,似乎有好转,后来知道村子里人们以茶当草药。

  老师说,今天你来的正好,外面下雨,有点冷,喝这个茶,发点汗。我说,喝茶出汗了,刚才路上堵车,有点急。现在随着出些汗,心理也松快些,不那么急躁了。我刚才进屋看多宝格,主要是为了平复心情,缓冲一下自己。您是茶老师,更能来了解人的心理,我也担心急躁,对整个访问不利。

  刘老师说,你说的很好,工作经验的增加通常是这样一点一点加厚的。我们做茶也是这样的,茶有需要学习的部分,比如茶山的气候,地理环境,制茶的工艺,泡茶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日常一点点的积累厚度。就说我们的茶室吧,一开始尽量布置为古典风格,器具也尽量精美。后来,我们发现太多的类似风格,就调整思路,改为展示现在人日常生活的茶室。学别人学不像,最后还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写文章,画画也是这样的。

  本来我事先想问问刘老师,他对茶文化的看法,现在已经进入自然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