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一章 奉旨并辽镇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也非上策。”

  是不是继续留兵驻守宁远,或者说东江镇要换上自己的人马,这是问题的关键。

  宁远是祖氏家族的根据地,如果有可能,自然不愿轻易放弃,总要争取一下。

  至于另外的唯二选择,就是投靠建虏。在见识到东江军的实力后,祖大寿等人基本上不做此想。

  朝廷再怎么打压,最重的责罚也不会是满门抄斩。可要投靠建虏,等于是跳进火坑,整个祖氏家族怕是要被灭门除根了。

  商议也就是走个形式,祖大寿等人无奈地发现,被掐住粮饷的辽镇,便如菜板上的鱼,只能任人宰割,看东江镇出招。

  唯一能让他们感到安慰的是,东江镇只要能顺利吞并辽镇人马,却并不是非要将他们置于死地。

  也就是说,如果躺平的话,最差的结果就是失去军队,去当平头百姓。

  ………………

  作为东江镇的监军太监,与崇祯皇帝是有直接联系的。

  合并辽镇,三年平辽,皇帝的心思和希望,方正化知道得比谁都清楚。当毛文龙请他前往宁远,奉旨调遣辽镇人马时,他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杂家定全力完成两镇归并的大事,以助毛帅三年平辽,解皇爷之忧。”

  方正化认为这是他立功的时候,促成此事,让远在京城的皇爷不再为辽东战事烦扰。

  “那就有劳公公了。”毛文龙与方正化见面的次数有限,但现在还是表现出对皇帝近臣,东江镇监军的些许尊重。

  方正化接过文件,这是调动辽镇人马的计划。先调一万人马及其亲属,将领也是经过挑选,官职都不算高,与祖氏关系也较疏远的。

  “第一批奉调的人马,可能会是辽镇的孱弱部队,但对东江镇来说,人口就是财富,可以照收不误。”

  毛文龙微笑着解释道:“一个月后,再调第二批;三个月后,争取将辽镇全部调出,宁远由我军换防守卫。”

  宁远已经失去了其重要性,只是为了安慰朝廷,让崇祯放心关门安全,才要派人马驻守。

  但驻守的兵力,毛文龙和郭大靖商定,已经削减到了三四千人,这是军事机密,却不会被外人得知。

  方正化连连点头,说道:“由东江军守卫宁远,方才万无一失,令人心安无忧。”

  显然,崇祯也是这个意思。一是出于对辽镇的不放心,其次则是对东江军战力的信任。

  方正化手中的文件不仅有详细的计划和辽镇主要将领的资料,还有东江军的军纪,以及优军的诸项政策。

  “想必在宁远,还没有人敢阻止钦使接触辽镇官兵,宣讲政策。”毛文龙脸色逐渐正肃起来,说道:“但也不可不防,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借兵变之类的闹事。”

  “如果遇到阻挠,方公公千万要以自身安危为要,只须安全回到觉华岛,后续工作由东江军接手即可。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