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四章 崇祯的心理变化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争中确实能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这让崇祯又有了心理变化。

  王承恩眨巴眨巴眼睛,终是没有说出心中的疑惑。

  东江镇就聘请了西夷技师,也能够制造火炮,只要资金和人力充足,并不需要朝廷再去做同样的事情。

  但崇祯这样做,显然有他的想法和理由,应该还是担心毛文龙难以节制,不想在这火器制造上太过依赖。

  对于文官和武将的态度,也决定了崇祯暂时不会把给予袁崇焕的大权收回或削弱。

  封建王朝就是那样,不要求你的才能最高,本事最强,首先考虑的是不是对皇权构成威胁。

  就是你有通天的本事,皇帝觉得你不够忠君,觉得你可能会危及到他的龙椅,那也不会放权使用的。

  其实,这也是从古至今大多数团体的用人标准差不多。有本事是其一,还要听话,那才是领导喜欢的,会提拔重用的。

  …………………

  郭大靖有本事,他也很听话。尽管这种听话,和低三下四,和谄媚逢迎,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听话也要看对象,看对错。如果不对,郭大靖也不会盲从,哪怕是皇帝,或者是毛文龙,也是一样。

  此时,刚刚回到大连的郭大靖,正与先期返回的毛文龙,以及军情司的几位首脑进行着军议。

  镇江堡被攻下,毛文龙便先期坐船回了皮岛。在皮岛只待了一天,又赶回了大连。

  毛文龙并不是急着和妾室相聚,而是对“勤王”行动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镇江堡一役,他看到了东江军的战力,看到了郭大靖的指挥水平。由此而信心大增,甩掉了最后的一点顾虑。

  同时,此次作战应该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就是向建虏显示了东江军有攻城拔寨的能力,必然会在军事布署上作出调整。

  军事布署并不仅仅是现在的,还包括了绕道入关的人马,以及留守老巢的兵力。

  说白了,建虏不敢倾巢而出,绕道入关的兵力就相对减少,更利于“勤王”行动的进行。

  “最多能出动三万。”毛文龙先行回到大连,已经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计划,并做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郭大靖认可这个数字,并有更少的判断,也就是两万左右。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建虏也很有可能就是三万的兵力。现在的东江军,却比历史上强大了数倍不止,建虏肯定要留守更多的人马。

  关于建虏一共有多少兵力,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有些争论。有的说是六七万,有的说十万左右。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要分清总兵力和机动兵力的区别。在郭大靖看来,建虏的机动兵力在六万左右,但要总动员的话,十万也是完全可能。

  就象东江镇军民已经超过二十七万,按照拿锄为民、荷枪为兵的标准,大规模动员的话,也能凑出十万兵。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