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二十四章 崇祯的心理变化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既要生产耕种,又要防守广大的地盘,维护起码的治安,建虏作战的话,就只能按六七万来考虑。

  所以,毛文龙得出最多三万的数字,是很靠谱,很有根据的结论。

  毛文龙看向郭大靖,说道:“如果是倚坚防守,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我军有把握击败建虏,或者是成功阻击?毕竟,长途远袭,能够携带的重武器应该不是很多。”

  郭大靖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大帅放心,只是防守的话,建虏就是多一倍,末将也有阻击的信心。”

  按照东江军目前的兵力,能够出动的数量最多是一半,也就是两万左右。

  建虏要有足够的留守人马,东江镇也是一样,不能为了“勤王”行动而不顾金州这个唯一的陆上根基。

  当然,东江军现在还可以扩充,并把新兵全部留守,利用构筑好的工事,发挥防御的优势,保证金州不失。

  毛文龙淡淡一笑,说道:“步骑炮出动三万,两万留守金州,这是本帅认为最稳妥的。”

  那就要再扩充五六千人马,不,应该是一万左右才够。

  经历过南关和镇江堡两次作战,东江军也有战损,补充齐全大概需要四五千。四协兵力再加飞骑营,一共是四万五千,还需要五千,才能达到五万。

  郭大靖算得很清楚,但他觉得毛文龙有些过于谨慎了。

  要知道,在他的计划中,“勤王”行动的人马最多才是两万四五千,这样的话,根本不需要再扩充。

  “大帅,末将以为三万人马有些多了。”郭大靖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兵多固然更有获胜的把握,但所携带的辎重物资,也要大量增加。跨海远途作战,这将是很大的困难。”

  尽管郭大靖的空间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但也不是全部。

  就算现在大力造船,大力培养水手,承载能力也是有限。而兵员增加,就意味着要缩减弹药物资,这是郭大靖所不愿意的。

  “继续说。”毛文龙给了郭大靖鼓励的微笑。

  郭大靖微微躬身,缓缓说道:“末将以为,要阻击建虏,兵力多少是一方面,火力强弱应该更加重要。在镇江堡作战中,我军的火炮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镇江一役,火炮对于建虏的直接杀伤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使建虏骑兵陷入了混乱,没有发挥出优势。

  “建虏绕道入关,必然多是轻骑。即便有重骑,或者是楯车等器械,也绝不会多。我军有重火枪,基本可以抵消重甲和楯车。再有相当数量的火炮,就足以遏制建虏的冲阵……”

  郭大靖还是看好佛朗机炮,特别是小号的打霰…弹的两三百斤的佛朗机炮。在百米射程内,杀伤的效果与轻型火枪差不多。

  但佛朗机炮的子炮可以预先装填,还是面的杀伤,一门相当于二三十枝火枪,射速却又超过火枪。

  “一百门佛朗机炮,每门火炮携带十二个子炮,或者更多,以其高射速,在阵前会形成密集的弹雨射击……”

  郭大靖并不会携带迫击炮,而是在空间内屯储足够的火箭,差不多能有数千枝。在射程上,火箭并不低于迫击炮,但却更加易于携带,且发射简单。

  远程、中程、近程,火力的梯次基本完备,迎战建虏时,获胜的把握相当大。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