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8章:为什么不来听我的课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人的好处,但也坏处,就是多只眼睛盯着,袁主席做事也要保证公正性。

  但俞先生来了,事情基本上一开绿灯。

  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审批流程了。

  这个时候,苏亦才知道,校团委那边专门的社会办公地点。就是除了学生会之外,各个社团都统一在一个房间办公。

  这个模式有点类似前世高校的社团一条街,社团大楼之类的。

  反正就是一旦有社团活动日,大家都朝着社团大楼跑,各个教室都给各个社团占领。不过这种社团形式,大一的时候轰轰烈烈,大二的时候销声匿迹,大三的时候,谁不知道社团是咋回事了。

  不过每一个高校的社团活动都不太一样,甚至,有的高校社团都不需要申请,直接当野社团。学校管理不严格的时候,都可以在新生报道的时候混在社团街招新。

  这些猫腻跟门道,苏亦不能说门清,但是在大学混那么久,他肯定比普通的学生还要了解。

  北大的有专门的社团办公地点,倒是出乎苏亦的意外,也出乎俞先生的意外,看得出来,俞先生以前也不怎么关注这一块。

  离开学生会办公室的时候,俞先生还说,“听学生会这边的意思,社团的办公地点,也只是一张固定的桌位。算是一个集中地点,方便管理罢了,但是活动地点跟活动经费这方面估计没有办法满足你们,我会想办法的,你们不要着急,慢慢来。”

  苏亦点头,“俞老师辛苦了。”

  俞先生摆了摆手,“为学生服务,何来辛苦之说。”

  苏亦自然相信俞先生有这个能力给他们争取到学校方面的支持。

  北大考古专业从历史系脱离出来,俞先生在这其中出了大力气,他为了这事多方面奔走,有一段时间多次跑北大主管文科教学工作夏副校长的家中。

  几乎是各种软磨硬泡。

  要经费要预算要场地要支持。

  考古专业独立成系,俞先生都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去推动成功,更不要说小小社团的经费支持。

  当然,考古专业独立成系并非俞先生一个人的功劳。这是考古教研室各位师长的共同心愿,比如苏秉琦先生跟宿白先生都有这个心愿,但俞先生也确实在这个过程出大力气。这也是为什么他未来出走北大的时候,满怀伤感的原因。

  这些是后话。

  现在嘛。

  俞先生望向苏亦,显然事情还没完,“社团的事情完了,咱们说说私事吧。”

  苏亦啊了一声,咱们之间还有啥私事?

  难不成俞先生还惦记着自己拒绝当苏秉琦先生研究生的事情?

  不能吧。

  事实证明,苏亦想多了。

  俞先生问,“听说,你这段时间都在咱们考古专业这边听课。”

  苏亦心想,原来是这茬啊。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啊。

  现在也逃不了。

  只能硬着头皮点头。

  俞先生却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