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产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并不尽数了然,但屯田是浮山现在的第一大事,要紧处还在练兵之上,这一层秦知府心知肚明,听了吴经历的话,弗然不悦:“吴经历见解未免差了一层,各地军镇俱在屯田,故宣大总督卢公在任上屯田,多增收粮二十万石,圣上曾经因之而大喜,辽镇在孙阁部在时也广为屯田,以辽人养辽士,谋复故土。今,我登莱镇兵饷有限,屯田乃是自济,为国利民的大事,怎么生出这些嫌隙来?今日虽在私宅便服相会,但本官有言在先,如果吴经历耽搁大事,本官定然重重参奏弹劾!”

  吴经历只是一个从七品小官,知府说罢就罢了,参奏只是走个过场。这样场合,秦知府疾颜利色,显然是多日积郁,终叫他找到机会。

  在场的莱州府城官员虽是不愤,但彼此对视,都是知道对方心意,当下各人一起起身拜倒,均道:“今日聆听府台大人教诲,下官等知罪,退下之后,必定对屯田之事竭尽全力,不敢再有推诿慢怠。”

  “如此甚好。”

  秦知府脸上颜色稍霁,似乎感觉十分开心。但他心中有数,这些莱州的地头蛇并不服从管束,今日碰一碰他们,只是嘴上痛快,真要收服还早的很。只有等浮山的各种机构慢慢进来,在莱州各处站稳脚根,再图其它。

  见知府如此,几个佐杂官员俱是使了个眼色,当下由地位最高的李通判轻咳一声,对着秦知府道:“今日前来,原是有一桩高兴的事,想要向府台禀报。”

  “李大人客气了,有什么事但请直说无妨。”

  “下官是招远人,最近得了一些招远土物,想着大人是我莱州府正印堂官,这土物的最大一份,当是由大人来拿才是最为妥当的……”

  “什么土物?拿来与我看看再说。”

  “是,是。”

  几个官员都是在脸上露出笑来,接着是刚刚被训斥的灰头土脸的吴经历走了出去,片刻之后,两个健壮仆人跟着进来,手中却是搬抬着一个楠木箱子。

  打开之后,金光灿然,一时间,秦知府也是看的呆了。

  大约是五百两金,五两一个十两一个的金锭在箱子里码的整整齐齐,在灯火之下,金光闪闪,散发着柔和之极的光泽。

  “这是土产?”

  秦知府也是感觉自己的喉咙有点发呆,发出的声音都是有点嘶哑了。

  这几百两金子可以打多少首饰?虽说官面上的金银价比是一比十,但现在金子少银子多,打一副头面几两重就得好几十两的银子上去才能得一副,秦知府后宅有五六房妾侍,再带着家里的大房也要,还有孝敬老母亲的,一年逢年过节,不打不打也得打几十副首饰出来,用的银子是海了去了。

  这箱子里的金子一看就是足赤的,用来打造首饰十分妥当,有这么一箱子,这二年不必自己费心费事,需着时,拿将一锭出去打便是了。

  但……但这金子是拿不得的。

  自从暗中归附浮山,算是张守仁的半个心腹,秦知府青云直上不说,私财也是没有缺过。当然,他不是贪污所得,秦知府原本是钱财过手雁过拔毛不放过的主,官声并不算好,但归了浮山,名声却扶摇直上,就是现在他已经不再收受任何贿赂。

  原因很多,最要紧的就是张守仁不准。当然,浮山也补贴他,知府一年的出息,多的有万金之谱,少的也有五六千,张守仁就是照最多,一年一万,年尾时派人送了来,一两不差。

  今日收了这金子,浮山那边知道了,对付他的手段极多,也很可怖,想到这要紧处,秦知府面色潮红,神色怪异,两手忍不住颤抖起来。(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