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章 第 53 章_小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酒商会,原本应当叫酒行。

  彩帛商会也差不多,同样的还有鱼行,木行,纸扇行,海鲜行等等。如果在汴京那边,听说有四百四十行,分得也更细致些。

  比如春安城的彩帛会,里面涵盖了生帛,丝锦,衣娟,麻木等等,反正各种跟衣服鞋帽相关的都在里面。

  毕竟以前的春安城商业并不发达,也就近几年才起来的。

  但这些个商会前身都成为行,方便官府管理,官府规定,各行各业必须归纳到自己的行业里,组成各种行会。

  毕竟以前找他们,要找各个老板,现在有事,只能找会长就行。当然了,那时候找商会会长,多是临时加税,又或者捐钱捐物。不说前朝,就算本朝也是如此。

  毕竟商者利多,若是遇上灾年,又或者修桥铺路,救济贫者,这也正常。

  不过近几年南军国风调雨顺,这些官府的科索,也就是额外的税费,还有官府对行会的管辖,全都少了很多。

  只要他们不垄断抬价,物品在官府控制范围内,一般都不会为难他们。各个行会渐渐改名为商会,成了自愿加入的好差事。

  现在的商会,基本上都是行业内老大坐在一起商议解决行业内的事,又或者互相协助,毕竟同行也不仅是冤家,有时候还需要同行帮忙呢。

  但酒行的成员们一向散漫。不像人家彩帛商会的经常开会。

  毕竟酒行的会长的平老板啊,平老板自己都不想开会好吧。

  只会每月选个好日子,让想入会的人提供店名作坊位置,再交一百文会费当作酒行资金,就可以把名字列入商会之中。

  若是商会中谁家店铺急需什么,都可以向附近的店铺求助。还能交流开店的心得。

  当然了核心秘密大家都不会说出来,但平时讨论一下怎么招待客人,要注意粮食价格什么,还是可以的。

  但最近酒行当中,讨论最热闹的,还是纪彬。

  纪彬这个名字出现的很突然,好像直接冒出这个人。首先的兰阿巷酒坊陈家嘴里出来的。

  兰阿巷那里集中了整个春安城的大小作坊,单单是做酒卖酒的就有十几家,而陈家在里面,实在太不起眼了。

  所以陈家提起纪彬,也没什么人在意,就是个乡下小子而已。就算最开始的黄米酒,也是便宜酒,稍稍好喝一点点。但之后卖给刺史府的黄米酒,震惊了所有人。

  再听到纪彬名字,那就是平老板哪里。

  连平老板都赞不绝口,那纪彬是什么神仙啊。

  如果去问酒坊老陈,他肯定会说纪彬就是财神!活财神!看看黄桂稠酒的热销,也确实是财神爷。

  大家都以为纪彬只会做高端酒的时候,突然送来了酸果酒,一款颜值一般般,但是味道绝佳的善

  天啊,这酸甜爽口的酒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啊?而且一斤只要十五文!十五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