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_权臣的小夫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幕,定会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因为在众朝臣眼里,萧曜的身子很是孱弱,一点小病就会病倒好几天,可眼前的这个萧曜却走路健步如飞,压根不像一个长年生病之人。

  东陵。

  监考官们的面前正放着三个人的考卷,不时/露/出纠结的表情。

  一名监考官率先说,“各位大人认为该如何排这个名次?”

  坐在其对面的监考官说,“我认为贺兰辞治的法子写得妙极,还有判案方面也很有自己见解。至于赵牧,前面两场的卷子答得不错,但第三场的回答太过不切实际,根本不可能实现。最后这个叫陆云深的秀才倒是写得一手好的馆阁体,还有他第一场的答卷,连最刁钻的问题都回答得如此彩,可见理解能力非同一般,但第二场的卷子回答得太过中规中矩,第三场则跟赵牧的回答一样,不切实际,还有他写的那个什么红薯,本官压根没听说,指不定是他胡扯的。所以我觉得贺兰辞第一,赵牧第二,陆云深第三。”

  另一名监考官,“我倒觉得赵牧写得最全面,该排在贺兰辞前面。”

  “在全面也好,不可能实现的法子根本就是空谈。”

  “现在不能,不代表以后不能。”

  对于谁拍第一,监考官们在议论的过程中各执一词,据理力争。

  见双方还僵持不下,作为主考官的张玉堂冷不防,“陆云深说的红薯我见过,说不定他的方法可行

  。”

  张玉堂乍看到陆云深的名字时,无疑是复杂的。

  因为早在六年前,张玉堂就曾做过陆云深的主考官。许是陆云深那会年岁小,又写得一手好字,张玉堂对陆云深可说是印象深刻。

  还有一点就是张玉堂对陆云深时隔六年才来考秋闱这点很满意。

  在张玉堂看来,那时的陆云深虽然很出彩,但到底是个懵懂少年,做与时政有关的题,肯定会吃亏,倒不如先等等。

  听到张玉堂这番话,双方不禁停了一下来。

  有一位监考官忍不住再次确认,“张大人这东西你真见过?”

  实际上,因为连年与东恒国打仗,如今困扰大周最严重的就是饥荒,以及百姓们的流离失所,是陆云深写的红薯可用,对大周而言,可是功在千秋。

  “是。”张玉堂点头,“一个月前本官去了陵州一个小镇发现那边竟没什么流民,好奇一问之下才知那边出现了一种新的作物,他们之所以能安定下来也是靠红薯。”

  张玉堂发现这种奇特的作物时,本打算留下来观察一阵子,但后来因被萧曜临时任命做东陵的主考官一事耽搁,张玉堂就想着等科举结束在观察。

  没成想。

  在阅卷时,张玉堂竟看到了陆云深的答卷不但提及红薯,还将红薯的各种优缺点都详细的说了出来。

  张玉堂此话一出,方才争论不休的监考官们立刻安静了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