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48章 宣战之前(下)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350亿中圆的规模,两年半的时间,30个月内结束战争。

  这毕竟是世界大战,在总兵员接近1500万规模的情况下,350亿中圆的军费能否够用确实是一个问题,不是招满1500万人即可,你还要发枪发炮,配置飞机、坦克、装甲车以及其他一切各种开支。

  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央内阁一直在想办法筹集军费,国库目前有130亿中圆的财政盈余可以直接用于军费开支,其中包含了一部分出售中央国家资产的收益,未来三年时间里,每年财政拨款大约可以保持在70亿中圆的规模,基上勉强够支付此次战争的军费开支。

  加上出售战争公债,最好还是要争取筹集到400亿的军费,多退少补,因为这里面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央军部还要继续保持对其他盟国的财政支持,中央银行也要大量购买英法国债。

  所有的开支加起来,整个战争期间的总军事费用很可能是一个天数字,这和打日就不一样了,别看第三次中日战争持续了两年之久,实际总开支其实并不大,而且这些开支很大一部分是装备费用,基也能用于此次对德战争。

  正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天数字,帝国就更加要逼迫英法在战后偿还这些开支。

  帝国还得留一手啊。如果大战结束后,美国乘机采用金元攻势横扫欧洲,帝国同样要有办法将美国排除出去,最低的限度也是在美国对英法实施同等租借条款和借贷扶持的基础上,仗打完了也给美国一部分好处,拉拢美国继续压制欧洲,主导权则必须在帝国手里。

  战争结束之后,帝国手中最好要保证有一百亿中圆的财政留存,可以用于欧洲复建计划。以此避免美国主导这一进程,平白无故的让美国夺取了欧洲经济的控制权。

  蒋方震中午就回去处理军务,宋彪皇帝将顾维钧总理留下来,又将财政大臣陈瑾召入宫中,提前就战后秩序和金融霸权问题进行讨论。帝国想要打赢纳粹轴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战后继续压制美国。

  所以,这个事情必须是两手准备,尽早结束战争,将大量的国债和财政留存控制在手中,尽可能保存帝国对美国的金融和产业压制。

  换而言之,最好的办法还是要使用核武器。越早越好。

  在宋彪皇帝明确表态之后,帝国对意大利正式宣战之事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中央内阁总理大臣有权利直接签署战争令,一旦总理签署这一命令。并经宋皇帝批准,则无需再经国会商议。

  顾维钧总理再也不能维持此前的模糊战略,只能强硬出面在国会答辩,要求对意大利正式宣战。现在根不需要寻求国会的批准,但后续还是需要国会的支持。所以,统一国内思想成了非常重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