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风险_重生之香港辉煌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奇,道:“这是为什么?”

  魏天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岁哥,你几次操作九龙仓,赚了这么多钱,我身为从业人员,肯定有点羡慕,所以我私下里很是研究了一番九龙仓的。想必岁哥你是笃定了包玉刚和怡和系之间的股权之争,才这么看好这只股票的吧?”

  李万岁哪里研究过九龙仓,只不过每本港娱书都提过这件事,才这么大胆的深度介入,在他的经验想来,两家公司正进行股权争夺,暗地里都在吸纳散户的股票,只会涨,不会跌。直到1980年中旬才正式爆发争夺战,最后包玉刚惨胜,当时每股的价格达到了100块钱以上。

  他点了点头,道:“阿天,你给我讲讲,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

  魏天侃侃而谈,道:“我查过资料的,在1977年和1978年,怡和系的置地拥有九龙仓的股权只有10%左右,就控制了九龙仓,而九龙仓股价亦徘徊在13港元至14港元之间。九龙仓的发行的总股数不到1亿股,总市值才不到14亿港元。但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以每平方英尺6000-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因此,九龙仓的股票市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可谓是一块大肥肉。”

  李万岁一听魏天介绍九龙仓的历史,立刻大感兴趣,这些东西,他买入九龙仓以后也在留意,但是一直是一知半解,毕竟这个社会没网络,资料找起来不太方便。

  魏天继续介绍道:“九龙仓被收购之说早在1978年便在市场流传,李嘉诚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票中买下了2000万股,并没有惊动怡和。到1978年9月份,李嘉诚已掌握了九龙仓18%的股票,近乎与怡和手中的股票数额旗鼓相当了。为了保住对九龙仓的控制权,怡和财团随后求助于英资财团的大靠山———汇丰银行。1978年8月,汇丰银行介入九龙仓的争夺战。由于李嘉诚一贯坚持“从稳健中求发展”的经营方针,不愿意冒很大风险公开同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怡和较量,也无意因拿下九龙仓而得罪汇丰银行。于是,1978年9月,李嘉诚主动出让九龙仓股票给包玉刚。1978年9月5日,包玉刚公布他以及其家族已买入了20%左右的九龙仓股份,同时九龙仓集团宣布,持有九龙仓股票20%左右的包玉刚爵士及其女婿吴光正加入九龙仓董事局。但事情并未因此而完全了结。包、吴二人进入九龙仓董事局后提出的一连串发展大计均被占有董事局绝大多数席位的怡和方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