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六章,闭门羹!_冒牌干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恒的敌人。

  站起来,杨子轩瞥了一眼桌边的一叠文案资料,封面是《软件产业发展意见》,就笑道,“这是刚才那个年轻人留下的吧?”

  陈志温随手把那资料往杨子轩面前,呵呵笑道,“很单纯,很热血的一个年轻人。据说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给我足足画了十五分钟的饼。软件这玩意,我大概也听说过,好像在美国的发展规模也不大啊,比较小众的东西,市场容量估摸就几个亿美元的。这种高jing尖的玩意儿,能在我们这里生根发芽都不错了,谈产业发展,就有点扯远了。看来这些国外的同志,也不少是忽悠人的。”

  如果不知道未来几年,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杨子轩也觉得陈志温这番话没太大的问题。

  90年代初期,国内还没有发展互联网,就算世界而言,软件大规模发展,也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后,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

  而且陈志温对于“软件”的认识,也比较表面和肤浅,估计他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名字早已经如雷贯耳,但是却不知道微软就是全球目前最大的软件公司,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成长最快的几个公司之一。

  ibm这种全球五百强前列的庞然大物,也在传奇ceo郭士纳的带领下逐渐转型为软硬服务一体化的公司。

  可以说站在90年代前期,这个行业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再过几年,国内就要掀起一股羡慕南亚兄弟“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的热chao。

  这股热chao要等到2000年后的7,8年,国内it行业蓬勃发展,大批从业人员迅速发力,纳斯达克,纽交所,港联所等股市中出现大批来自我国的it产业巨头,才渐渐退却。

  杨子轩微笑拿起了这个文案资料翻了几下,笑道,“挺新颖的。”

  陈志温摆了摆手,“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就拿去吧,好像你挺捣鼓这种新颖玩意儿的。”以前在罗浮的时候,杨子轩就对修电脑挺在行的,留给陈志温的印象就是捣鼓这种东西。

  杨子轩点了点头,顺手带走了这份东西,走出了几步,陈志温又道,“小董那里有那个年轻人的联系方式,你要找他,可以去找小董。”

  他看出了杨子轩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最好杨子轩能够把这个“鸡肋意见”消化掉,那样科技厅长白金水那边,他也能够给一个交代,毕竟人是走白金水的路子过来的。

  出了门,朝董长麒要了白杨的电话,杨子轩拨通了宋静聪的号码,让他送几份广陵港二期的招商文件过来,下午可能要和金京方面的人碰一碰头,谈谈股权的事情。

  宋静聪很是讶异,之前毫无征兆,便问,这是不是突发奇想?

  杨子轩说不是,这是陈志温做媒人,牵线的结果。

  等杨子轩下了楼,董长麒进来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