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 234|232|_六零年代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说投胎转世全凭运气的话,那么嫁娶却是选择和运气各占了一半的。

  当然,嫁和娶原就不是同一回事儿,毕竟这世上对男子和对女子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像男子,娶妻生子虽然重要,可自身的前程却是更重要的,因而只要有能耐,妻子如何其实并不重要,甚至甭管是纳妾还是置外室都无妨。反观女子,若是不幸嫁错了人,只怕这辈子就毁了。

  也因此,那些个真正疼爱儿女的父母们,多半总是更在意女儿的亲事。当然,重男轻女的家庭另当别论。不过,至少在荣国府里,姑娘们所受到的关注还是比较多的。

  像那拉淑娴,虽然口头上忧心十二的亲事,可事实上完全就是这么随口一提,压根就没往心上去。一来,她知晓十二是个有主见的人。二来,她还真不认为自家小子会讨不到媳妇儿。

  唯一值得担心的是,十二的亲事若再不定下来,也许会影响到下头弟弟妹妹的亲事。可迎姐儿、璟哥儿的亲事都已经定下来了,这林家暂且不提,原就没打算这么早让姐儿出嫁,就连张家那头,因着迎姐儿比榆哥儿还年长了半岁,加上男子原就不在意晚成亲,故而也用不着发愁。

  于是乎,在极为短暂的担忧之后,那拉淑娴便将十二的亲事彻底丢在了一旁不管。好在,她本人是不在乎的,可贾母倒还算上心。

  发动故交旧友帮着寻摸亲事,贾母一方面努力为十二寻着匹配的姑娘家,一面也在给宝玉留心着。没曾想,十二那头是真容易,只要贾母稍微露出了一分意思来,对方就瞬间两眼放光,只恨不得立刻就将亲事定下来。然而,贾母仅仅是略提了宝玉,对方却立刻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有几个仗着交情不错,变着法子的询问璟哥儿如何安排,却在得知璟哥儿已经同林家姐儿说定以后失望不已。

  贾母是偏心眼儿又不是真正的傻子,就算一次两次的没觉察到问题所在,次数一多,哪里还会不警醒?可惜,在警醒的同时,贾母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只怪旁人没眼光,看不清楚她心爱的宝玉那无限的潜力所在。

  等日子略久一些,贾母索性先将宝玉的事儿搁置在了一旁,只专心给十二寻找亲事了。倒不是贾母猛地醒悟了,而是她认为十二年岁大了,既过了科举也有了差遣,自是容易让旁人看到优点。宝玉到底还是个小孩子,等再过个三五年,也去参加科举,到时候只要金榜题名,完全不愁寻不到世家大族的贵女。

  这想法极有创意,甚至连贾母跟前的鸳鸯在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都懵了好半响。

  宝玉还小?

  诚然,跟已经十七岁的十二相比,宝玉这个九岁的孩子的确很小,都快小了一半年岁。然而,其实九岁已经不算是孩子了,该是半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