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考举计划_汉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程。”

  刘宏哂笑道:“贤德取士,初衷是不错,可结果如何?

  若被举孝廉者真孝廉,这天下何来许多乱象?何来许多贪赃枉法之徒?

  卿自入朝以来,一直谏言朝廷要整顿吏治,朕也想整顿吏治,可几无成效,为何?

  因为官吏之间沾亲带故,牵一发而动全身,朝廷无能为力啊。

  朕曾听人宣扬某家累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显赫家势,如此豪门在我大汉又何止一家?

  若其中任何一家出问题,都将牵连整个天下,不可不防。

  而此类豪门形成原因之一也正是察举!”

  “正因为如此,才更不能轻举妄动。

  取缔察举制,无异于触动世族豪门之根基。

  以朝廷目前之情势,必将引起难以想象之后果,望陛下详思之。”

  蔡邕急忙劝谏道。

  刘宏却很高兴地笑了,“听到蔡卿如此说,朕甚感欣慰,说明朕没有看错人,卿才是真正心向我大汉社稷之忠臣。

  卿放心,朕非不知轻重之人,此事的确不能操之过急。

  不过可以明确告诉你的是,在朕有生之年,考举是必定要施行天下的。”

  “啊?”蔡邕惊疑出声。

  刘宏没有解释,反而语气变得激烈起来:

  “若有朝一日,我大汉天下,所有百石以上官吏全出自于考举,所有千石以上重臣全由殿试而出,卿可想象那是怎样的情景么?”

  “这——”蔡邕不由一惊。

  他虽然一直在想着刘宏说的考举,却没有想到那么深远,此时经刘宏一说,他思绪散开,倒是变得憧憬起来。

  若真是如此,那将是一个文治粲然的盛世,一个政令必定全出于朝廷的真正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时代。

  而不像现在,皇权不下乡,州郡尾大不掉,封疆大吏阳奉阴违,豪强世家雄霸地方。

  当前,察举之下,各公府征辟人才,再由中央朝廷任命为郡县长官,而郡县之幕僚、属吏全各自招募。

  看似由上而下,一层层受控于朝廷及天子,事实上朝廷对地方的约束性并不大。

  真正掌控郡县的,明面上是由郡守、县令及地方小吏所组成的地方官府,实质上大半话语权都操纵在各地宗族豪强手中。

  若郡县长官心向朝廷还好,否则每个郡县就是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小封国。

  而若郡县百石小吏也由中央朝廷任命,那么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大大加强,使朝廷乃至于天子的触角延伸到大汉疆域的每一个角落。

  “可是——这办得到吗?”蔡邕喃喃自语。

  旋即他抬起头,却正看到刘宏那明亮而充满自信的眼睛。

  蔡邕心下颤动,不敢对视,于是低头拜道:

  “陛下雄才大略,邕敬佩不已!对于陛下之构想,亦心向往之,只是邕以为,此举阻力太大,要实现太难。”

  “呵呵!”刘宏笑道,“所以朕才说要以有生之年去实现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