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蔡邕之劫_汉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刘宏高坐在御案之后,眉头紧皱。

  蔡邕因为涉及自身,只感觉自己被诬陷,急于辩白。

  而刘宏旁观者清,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蔡邕被诬陷弹劾只是表象,实质却可能是有人在图谋更多,要不然不会选择这个时机。

  要知道朝堂上才露出帝党的苗头,并且刚刚联名定下大事,就有人以三条重罪弹劾帝党核心成员。

  这三条罪责只要落实一条,就是要死人的节奏。

  若是没有一定的把握,是没人敢这样做的。

  程阿这人断然不是什么刚正不阿的直臣,再以他士族出身、又与中常侍程璜同族的复杂背景,刘宏很难不多想。

  这不,刘宏还没开口,就又有人站了出来,依然是弹劾蔡邕。

  这还没完,后面还跟着一堆人附议,都要求将蔡邕叔侄直接下狱论罪。

  这与先前联名献策的场景何其相似啊!

  看着呼拉拉站出来的几十号人,刘宏面沉如水,他总算知道先前议政时为何那么安静了,有些人原本就是准备好在此发力了。

  刘宏再次看了一眼依然跪伏在地的蔡邕,心中不由叹息。

  这个蔡邕啊,典型的文青儒生,性情迂执,不谙官场之道,得罪的人太多。

  看看这站出来弹劾他的朝臣,除了那些本就心怀叵测的人之外,还有不少是以往被蔡邕举报、得罪过的人,既有宦党,又有士人。

  搞得刘宏都分不清其中的主力是哪一方。

  当然,这也是蔡邕被刘宏所喜欢的地方,皇帝嘛,最喜欢的就是不结党、忠君又能背锅的孤臣,如果这人能力出众就更好了。

  刘宏心中念头闪过,却知道他现在必须得说话了,要不然等到更多名位更高的大臣下场,刘宏就是想保蔡邕也难了。

  而蔡邕若是陷落,那刚刚有点雏形的帝党很可能就分崩离析了,那是刘宏最不能接受的局面。

  刘宏先将目光投向了司徒袁滂这个中立派。

  “袁司徒对于群臣弹劾蔡邕之事有何看法?”

  袁滂正要回话,却听程阿抢先道:“袁司徒乃蔡邕舅父,应当避嫌。”

  刘宏倒是第一次知道蔡邕的这层关系,此时他更想知道袁滂的反应。

  只见袁滂面色宁静,好似局外人一般,“朝廷之事,一在国法,二在圣意,下臣之看法无关紧要。”

  刘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呼道:“廷尉何在?”

  “廷尉郭禧恭听圣意!”郭禧出列答道。

  刘宏问:“廷尉,依众臣所奏报之证词是否可以给蔡大夫定罪?”

  “不能。”郭禧答道,“列位同僚所奏之事并未查证,不知是否属实,只有查实确有其事之后方能作为论罪之依据。”

  “若众臣所奏之罪查实,依律该当如何处置?”

  “这——”郭禧迟疑道,“轻则流徙千里,重则抄家处斩。”

  刘宏脸色阴沉,“既如此,就将此事交于廷尉府。

  廷尉将所有相关奏疏都带回去,详加查验,并与蔡邕对质。

  另暂停蔡质之官职,调其入京问询。

  望廷尉能尽快查明,给朕及朝堂诸公一个交待。”

  “遵旨!”郭禧答完就开始收弹劾蔡邕的奏疏。

  站在最前面的程阿此时才发现事情的发展完全不像之前预想的那样。他预料到了天子会偏向蔡邕,但应该有个限度,不会力保。

  在以往,天子决断人事都是凭借个人喜恶及亲近臣属的意见,或者屈从于朝廷大势。

  按说今日他们大势已成,所弹劾的罪责又是犯天子忌讳的重罪,蔡邕该被直接论罪下狱才对。

  程阿隐晦地向某处看了一眼,却得到了一个摇头的提示。他尽管心有不甘,却也只能作罢。

  为免多生事端,刘宏很快宣布结束了此次朝会。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