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7章 办报,浪潮_影视世界学才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短短两个月内,沪上共创刊了30多种小型报纸,大多以宣传革命、报道各地起义和转载各地消息为主。

  如《民立报》因报道革命消息真实,人们争相抢购,每份竟卖到一块大洋。

  徐多艺觉得这个钱不赚白不赚,毕竟在这个时间点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革命。

  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黑暗主宰那边,不过徐多艺此举也可证明他在商业上的的天赋,黑暗主宰之所以选中韩诺,除了他的灵魂属性,也是看中他运转钱庄的能力。

  徐多艺办报成功不仅可以体现他的商业价值,甚至可以展现出他对人心的把煽动对舆情的影响,他觉得黑暗主宰应该会满意他的这项技能的。

  于是,徐多艺开始着手联系收购沪上办不下去的小报。

  沪上的现代报业应是始于1872,在这一年大名鼎鼎的《申报》创刊。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沪上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报刊近五百家,寻找一家经营不善的报馆并非难事。

  徐多艺果断下手收购并将其改组,然后高薪聘请了几个得力之人去羊城、江城等大城市作为特派记者收集新闻,静待革命浪潮的到来。

  吕韵音对徐多艺大胆涉足报业的决定有些微词,但奈何徐多艺的态度非常强硬,作为贤内助,她也只能尽全力帮助徐多艺办报。

  吕韵音不愧是从小跟着她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她在管理上颇有一套,徐多艺只需稍加指点,她就能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看到妻贤至此,徐多艺忍不住生出想要带着她一起加入八号当铺的念头。

  不过徐多艺知道他只能提供建议,最后拍板的还得是从不露脸的那位。

  吕韵音尽心工作,徐多艺也没闲着,他偶尔冒出几个天马行空的点子,就能让报纸的销量增长不少。

  在徐多艺看似不经意的调整之下,在大革命开始前,他的报纸就已经扭亏为盈,开始赚钱了。

  报纸走上正轨之后,吕韵音开始无限思念被他们扔在家里的儿子韩磊。

  徐多艺见妻子念子心切,便安排她先回家去,毕竟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还是回家去安全一些。

  吕韵音并没有什么政治嗅觉,无比想念孩子的她欣然接受了徐多艺的安排,在徐多艺新雇佣的保镖的护送下返乡。

  徐多艺则坐镇沪上,坐等革命爆发,趁机为民众普及革命意义,并大捞一笔。

  10月10日,大革命的浪潮自武昌而起,迅速以燎原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

  沪上自开埠以来,向来是西方新思潮和新风气进入近代中国的窗口,革命党早已将这里当做舆论宣传的绝佳阵地。

  这时候,徐多艺的那几位特派记者立了大功,他们刚好被安排在革命浪潮最为汹涌的几个地方,收集来的信息非常有价值。

  徐多艺亲自操刀,将这些真实信息加以润色和改良,从而成为了一篇篇煽动性极强,且意义深远的文章。

  这些文章一经刊登,立刻引发了报纸的抢购热潮,价格最高的时候居然卖到了两块大洋。

  徐多艺当真赚了个盆满钵满,短短几天时间便豪取了十万大洋。

  然而还不等徐多艺将这些钱妥善处置,事情便突然超出了他的掌控。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