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章 越冬准备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了三成的战利品,黑九霄带着伤员们先在交山的山寨中休养,伤愈之后再归队。

  来交山的时候,刘宗敏这支队伍有一千三百人,如今回程,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谁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这就是造反生活的一部分,每次都是用一部分人的牺牲换回能让其他人生存下来的物资,这条道路就是用同袍兄弟的尸骨铺就的。

  因为打了县城和王府,又端掉了一大批乡绅,此役的缴获极为丰厚,就算是三成,也足以供给闯军很久的开销。李自成也不断派出人马进入临、兴、岚三县的河谷地带,勒索士绅,甚至向县城索要“赎城费”。基本上没经过多少战斗,就得到了大批的食品、金银、被服,三县的县官和士绅都不愿意惹事,能花钱消灾,谁也不想打仗。

  秋收之后粮价下降,张礼也带着便衣人员到处采购。但这个“下降”也只是相较于青黄不接的月份而言,依然贵得惊人,购买的效率远不如直接抢。棉衣、被褥、鞋袜这些东西都要靠手工一件件制作,更不是顷刻可得的。张礼还买回了一批布匹、皮革,让随营妇女手工缝制服装,里面填充了各种比二十一世纪的垃圾棉更劣质的东西,甚至有直接往里面塞干草的。

  整个秋天,闯营都在为过冬做准备。这几个小山村的建筑物十分有限,好在闯军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山里的木材也足够,便自己动手搭盖茅屋,储备干草和干柴。虽然有这么一个栖身之所,但是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筹粮和劳动上,再加上要节约粮食,不可能吃得太饱,真正能进行军事训练的时间很少。

  一转眼就是十一月,又一个好消息传来,贺兰和路应标、路应樗从辽东回来了。他们被官军一路护送到宁武关,然后诈称去陕西找曹文诏,进入了吕梁山中。

  和糊弄只管拿钱的官军相比,寻找李自成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贺兰等人只知道李自成在吕梁山一带,不知道具体位置,只能漫无目的地寻找。幸好他们在岢岚州的鹿径岭遇到了闯军的探子,把他们带回了曹家岭。

  贺兰和路家兄弟一共带回了六百多人,还有一大批物资。每辆马车上都盖了十几层牛皮和羊皮,下面是官军的被服、鞋子。王瑾估计闯军人数太多,筹集过冬物资会有困难,至于他自己那边,只有三千来人,物资压力不大。

  听贺兰与路家哥俩讲完此次辽东之行的经过,李自成等人百感交集。首先是欣慰王瑾他们伤亡不大,安全撤退。然后是感动,王瑾从官军重兵防守之下的锦州逃跑,居然还顾得上给家里送寒衣。最后是担忧,一来是不知道王瑾什么时候能回来,二来是对辽东战局的忧虑。

  贺兰原句转述了王瑾的话:“以官军的能力和操守,再打得几仗,像孙承宗、张春这样的人就死得不剩几个了。官军迟早会输给东虏,甚至投降东虏。能救国家的,只有我们老百姓自己。”

  李自成说:“王瑾思虑周密,他担心的事不会是杞人之忧。但既然我们眼下还不是东虏的对手,他又何必整日忧心。待我们在山西打出名堂,便打回陕西老家,与洪承畴一决高下。倘若胜过他,我们闯军自当全师东向,为天下除此大害,又何必现在便谋划不知多少年后的事情。这天下的大文章,还是要一个庄、一个县地来做。东虏之事,牢记在心里便是。”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