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 人鬼同途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这些人中,郭瑶来得最早,天启三年就被袁崇焕招募到了辽东,来得晚的也从军两年了。自从袁崇焕下狱,他们就不打算干了,但是看在孙承宗的面子上,又多坚持了两年。现在孙承宗去职已成定局,他们也没有再待在辽东的理由了。

  王瑾没有对郭瑶隐瞒自己的身份。当初两人在战场上是互相给对方挡过箭的交情,没必要临分别还说谎。

  郭瑶并不在乎王瑾是什么人:“要不是我在东莞有妻儿老小,我他妈也想造反了,当了这么多年兵,当得憋屈!只是造反毕竟太危险,不如带着你的兄弟跟我一起回广东如何?如今愚兄也是个小官了,不会受土豪劣绅欺负。听说琼州府荒地甚多,不过有些许海贼,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一起去那里买地开荒,也能过太平日子。”郭瑶还以为其他分别走的队伍都是王瑾拉来凑数的,只有最后这一百多人才是他的嫡系。

  王瑾说:“好是好,只是我的兄弟不止这百十人,那三千人都是我的兄弟,我已经让他们先进关等我了。不仅他们,在山西,我还有几万兄弟,我不能扔下他们自己去躲太平。”

  郭瑶说:“山西的局面已经如此了吗?我听闻山西有数十万流民,原本还以为是妄谈。”王瑾叹了口气:“数十万那是已经造了反的,悄悄饿死的还不知有多少。莫怪小弟口冷,要不了几年,广东也不会太平了。兄长这一路上会见到不少流民,见了他们,兄长便知道大明的将来会如何了。大明有今日之局面,并非某一战之胜败、某一人任用失当而致,而是上自君王、勋贵,中到大小臣工、阉宦,下至乡绅、胥吏的全面朽烂。谁也救不了大明,不仅孙督师不能,哪个皇帝,哪个大臣都不能,只有老百姓才能。只有老百姓重新用刀枪选出一位太祖皇帝来,才能让这混沌的世道重新归于正轨,才能让亿万炎黄子孙不为亡国之奴。”

  郭瑶毕竟是军户出身,祖上世代都给大明效力,对他说这些太超前了。但他能理解王瑾,王瑾既然能杀官造反,想必是与官府有不可解的根本矛盾,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郭瑶一路护送王瑾到了沧州,到了这里,王瑾又可以恢复平时装流民,不时冒充官军勒索士绅的状态。只要注意别招惹那些在有人朝中做官的高门大户,找一般的乡下土财主蹭吃蹭喝绝无风险。

  郭王二人依依惜别,此一去山高水远,王瑾做的又是掉脑袋的勾当,说不定这一别就是阴阳两隔了。郭瑶沿大运河继续南下,过扬州进长江,由九江转赣江,至南安改走陆路,越过梅岭,至广东南雄,再乘船沿北江返回老家。王瑾则准备向东进入盐山县,他与各队管队约好,在这里会齐。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盐碱地遍布的穷县。其实如果水利设施完善,这里还是能发展农业的,而且还曾经挺富裕,但是大明的水利设施嘛……反正到了明朝末年,这里就成了盗匪横行之所,还有很多私盐贩子以此为根据地。到了王瑾原来的那个时代,由于泥沙沉积,海岸线向东推进,盐山县不靠海了,也没有盐了。本地的县令基本上就是城关镇镇长,至于本地的乡绅,他们对大明皇上的忠诚就像日本的乡下豪族们对天皇的忠诚一样。

  辛思忠忽然说:“往日觉得你如同阎罗一般,但此番辽东之行,兄弟们都觉得你更像个人了。”王瑾黯然道:“这年头还是像鬼好一些。”辛思忠说:“像鬼是为了将来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而做人做到最后终究要变成鬼。是人是鬼,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