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行军日志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东等地的抗清运动,将掳获的大量妇女当作战利品带回北京售卖,如卖牛马一般。仆人因手头银子不多,便买了个老太太,买回来才发现,居然是自家主人的娘。官员大喜,又赏了他不少钱让他去买老婆。这回这仆人钱多了,便买了个三十多岁妇人,买回来才发现,是自家主人的妻子。官员一家人抱头痛哭,又赏了这仆人一百两银子,给他买了个漂亮女人,只是这个女人却没有做官的亲戚来救了。汉奸家属都是这个下场,平民百姓的待遇可想而知。

  王瑾坚定地告诉自己,这些故事本时空都没有机会发生了。所以他把带清朝历史背景的故事都“创作”了出来。至于其他的故事,一来是王瑾相信将来的蒲松龄肯定也能写出来,二来是王瑾实在记不住那么多,聊斋有将近五百则,谁背得下来啊。他只挑其中印象深刻的一些故事给士兵们讲讲当个乐子,就不汇编成书了。

  王瑾本来还想把《红楼梦》也写下来,可是这本书他只读过一遍,印象不深,很难重新把故事讲出来。而且现在他每天说书,三国、水浒、隋唐和各种神鬼妖狐的故事士兵们是喜欢的,《红楼梦》离他们的世界太远了,不会有几个人爱听,此事只能作罢。

  王瑾有点担心本时空不会再有《红楼梦》了,他在沈阳的时候,见过曹雪芹的祖先曹锡远、曹振彦父子。曹锡远是沈阳中卫指挥使,沈阳沦陷的时候和儿子一起投降做了包衣。曹锡远此时应该已经死了,而曹振彦做了金军的炮队教官,现在和将来都罪行累累。本时空他虽然没机会参加大同屠城了,但是手上的血债也不会少。包括曹雪芹的祖父曹玺,将来如果闯军胜利了,估计也难逃一死。这样的话,曹雪芹的父亲曹寅将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更不会有曹雪芹。只能等将来大顺朝灭亡的时候,或许有哪个家族大起大落的人能写出类似的作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是王瑾一直在撰写的闯军行军日志。从米脂起义开始,尽可能详尽地描写闯军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事情。包括每一日的行程和工作,到了什么地方,怎么打仗,有谁立功,将领们在讨论时说了什么,侦察到的各种情报,以什么罪名处决了哪些人等等。日志还附有一本阵亡者名册,尽可能多地记录一点关于他们的资料,但是能记的东西也少得可怜。比如说:

  “陈二狗,府谷人,崇祯四年四月入伍,三日后阵亡于白水县马家渡之战。家有二妹大妮、二妮,临终托同袍寻找。”

  “马大,绥德军户,随袁宗第入伍,崇祯四年五月二十九日于翼城县西坞岭遇匪之战。有弟马四在军中。”

  一个士兵阵亡了,只能留下这样寥寥几句话而已。其实在原时空,很多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