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过去和未来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的伙食,大户们见只花这么一点钱就可以过关,自然无有不允。有城门口悬挂的一排人头威慑,又有这一番装模作样的假客气,下次闯营再从绥德过,只要外表看上去不是毫无战斗力的溃军,城内的士绅大户就不太可能再选择抵抗,而是会更倾向于拿出一些钱粮酒肉犒军,花钱买平安。有的大户甚至觉得流寇还不错,若是官军来剿灭这些饥民,还不知要如何狮子大开口呢。

  至于饥民们,他们中有很多在昨晚的暴动中表现得相当凶暴,不仅袭击那些欺压过他们的恶霸、劣绅,也无差别地抢掠甚至杀害和他们一样的穷人,不过现在也没法甄别了。李自成的意思是将所有愿意走的人全部收编,他不可能追究每个人在加入队伍之前都干过什么,那样就没有几个人来当兵了,只要将来接受纪律约束就是了。王瑾也不反对,他看这些饥民被驱赶着前进的样子,仿佛就像在另一个时空看过的丧尸电影一样,这些人已经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意识,完全是被生物的本能支配着行动。昨天晚上平定城内的时候,王瑾杀掉了一些不顾阻拦疯狂奔突的饥民,他没有感到怜悯,但是对于饥民杀人放火的行为,王瑾也并无仇恨。他也没兴趣追究每个人的过去,这是一个把人变成鬼的世界,如果他自己快要饿死了,他也未见会在抢劫的时候顾得上被抢者是否无辜。他更关心这些人将来会变成什么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可能活不过一年,但是也许有一些,会在未来将要发生的那场真正的战争中起到他们的作用。

  就算是饥民,在有了饭吃之后也不见得肯造反,很多人来自周边几县的乡村,拿了粮食便成群结队地走了,但是也有很多人早就已经无家可归了,过去半盗窃半乞讨也就罢了,现在拿了粮食,一出城门就会被人劫杀。还有一部分人虽然在家乡还有个破屋子,却没有亲人或者没有谋生的手段,也宁愿冒险造反。最终,这些流民有三百多人加入了闯营。

  比较难办的是,这三百人中有四十多人是老幼妇孺,在逃荒的过程中,身体比较弱的人都会很快死去,所以流民中男性青壮年的比例奇高,不过毕竟还是会有一些妇女儿童存在。

  很多人反对带着他们,认为打起仗来这些人都是累赘。不过李自成认为应该带上他们,一是因为把他们扔下和直接杀了他们也没多大分别,二是因为女人孩子也有他们的作用。能活到现在的人肯定身体素质过硬,就算是女人和孩子,吃几顿饱饭之后也能跟上行军速度。军中总得要人洗衣做饭,半大孩子也能做很多事,几年之后就会成为最好的战士,而且这些由闯营一手培养起来的孩子是最忠诚的。李自成会设立孩儿营的事情,王瑾是早就知道的,只是没想到他这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他的这套理论,倒有点像另一个时空的一伙髡贼。所以之后李自成提出要收张双喜做义子,要他改名李双喜的时候,王瑾更加丝毫不觉得奇怪。收义子是明末武人的通习,明朝军人地位低下,结婚很困难,沙场凶险,保不齐哪天就要送命,所以往往倾向于收养子来继承香火。很多明末有名的将领都是义子出身,如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李双喜、李来亨、李元胤、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王辅臣、祖可法等等。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