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葫芦七兄弟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潞安有功,“大败”郭应聘,猛如虎已经被提升为总兵。此时因为辽州战事,王自用等部摆脱了官军的追击,南下去怀庆了,所以潞安也失去了威胁。崇祯让虎大威留在潞安,抽调猛如虎来参战。

  第四路,总兵官张应昌。许鼎臣辖下的兵马剩得已经不多了,但是既然李自成在直隶,王自用、高迎祥也都南下河南,许鼎臣手里留那么多兵也没用,崇祯便让他把张应昌也派了出来。

  第五路,总兵官曹文诏。作为闯军的老对手,他当然是一定要来的。

  第六路,陕西按察副使丁启睿。丁启睿本是山东右参政,登州之乱后被贬到陕西,分管军务,驻地在陕西潼关。虽然是明末诸多管军务的文官里最外行的一个,崇祯却总给他机会,也是件挺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七路,总兵官邓玘。这位和李自成虽然没有交过手,但是与王瑾在山东有过一段恩怨。

  邓玘被抽调,意味着登州之乱已经接近尾声。当初孙元化成功突围,还保全了一些驻军,这使得莱州的防御不历史上更加稳固。叛军终究没能冲出山东半岛,经过一年多的鏖战,叛军被包围在了登州,且粮食耗尽,开始杀人为食。

  一年多的物资转运,也让官军承受着极大的后勤压力,围城官军的粮食状况虽说比城内叛军强得多,却谈不上不充足。崇祯调走邓玘,也有缓解前线缺粮局面的用意。

  七路大军会剿,确实是声势雄壮,如果真要和这七路军马会战,李自成等人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是对手。可问题是,这七支军队要分别从大名、武安、潞安、汾州、屯留、潼关、登州七个地方向战区集结,还都得“速速进兵”。

  王瑾说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歇后语——葫芦娃救爷爷,挨个儿去送。

  如果在萨尔浒之战时那种遍地是山的倒霉地形中,分兵作战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当地的道路条件、补给条件根本不允许十万大军一起行军。但是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上,七支几千人的官军队伍打四万农民军,居然还不集结兵力。甚至没有像萨尔浒之战时那样约定好时间分进合击,而是一个一个进入战场,这种睿智的操作实在超出联军首脑们的理解范畴。

  更要命的是,这七位主将居然谁也指挥不动谁。曾经有人提议设立直南豫北巡抚,统管顺德、广平、大名、彰德、卫辉、怀庆六府军务,最理想的人选当然是卢象升。但不知因何原因,崇祯并未同意。

  按理说,联军现在要对付的应该是离得最近的“大娃”卢象升,但是大家商议了一下之后,觉得不妥。卢象升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能出动的机动兵力虽然只有几千,但战斗力却很强。卢象升在直南地区经营多年,士兵、百姓都支持他,民间团练组织得当,城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