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 柏乡镇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回到家乡以后,杨嗣修办学校,修城墙,收容孤儿,为灾民争取豁免钱粮,还开仓放粮。之前他还做过汾州知府、神木道、榆林道,闯军士兵多有这些地方出身的,也都说杨嗣修在当地很是关注民生,做过些好事。从本地百姓那里,还是没听说他有什么明确劣迹,无论收租还是放贷都相对宽容,血债自然也是没有的。

  如果一定要给这人找个污点的话,那就是他也在清军入关后也剃发投降了。但那会儿老头儿都八十多岁了,成天躺在床上捯气,和他计较这个也没多大意思。他儿子杨挺生也做了清朝的文官,不过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人物。

  这样的人还是应该团结的,刘体纯提出最好不要强攻柏乡城,只要乡勇不主动出击,联军还是绕城而过比较好。真正的目标是怀庆府城,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打一个实力很强的良绅。张天琳和王文临都没什么主见,李自成和闯军众头领也多持此意见,于是李自成便让王瑾写一封信送入城内,能和杨嗣修合作最好,至少也要两不相犯。

  杨嗣修曾经是个能干实事的地方官,这就意味着他不会太顽固。历史上的他也是顺来则降顺,清来则降清。这样的人,不太可能在外无援兵的状态下与联军对抗到底,他至少会顾及自己家族的存续。丁可泽来到城下,用箭将信射了进去,随后联军便包围了柏乡镇,等待答复。

  第二天,城内也射出一封信来。杨嗣修保证他家的乡勇绝不出城攻击联军,前提是联军保证不在城外掳掠。只要能做到,他愿意提供粮食,礼送联军出境。

  李自成等人当然没有意见,不过要兑现诺言,就得保证不发生劫掠事件。闯军和刘体纯部的纪律有基础,比较好约束,关键是过天星、八金刚两部。张天琳也知道自己的军纪不行,主动提出,把自己的营地放在闯军的包围之中,这样有闯军在中间阻挡,他的人也不会去滋扰老百姓了,王文临也率部住进了刘体纯的军营。

  王文临本就是依附于王自用,他与刘体纯长期合作,合营并不奇怪,张天琳的做法可就太过轻信了。他和李自成相识的时间并不长,就算是李自成这么容易相信别人的人,也不敢把自己的队伍放到张天琳的包围圈里。而张天琳仅凭田见秀是他们五兄弟的童年好友,就对闯军毫不防备,这种信任既让人感动,也让人替他操心。这要是信了不该信的人,到最后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另一时空时空张天琳的结局,正印证了这一点。

  柏乡城内按照约定缒下了不少粮食,联军也按照约定严格约束军纪,杜绝劫掠,就这样平安通过了这个交通要冲。

  很多人都以为民间团练是镇压农民起义的神器,仿佛只要授权乡绅开办团练就包治百病,实则不然。对付一般抢粮食吃大户的饥民或者土匪强盗,民间团练确有奇效,可是面对李自成、王自用、高迎祥这种可以谈条件的高级反贼,这些把持团练乡勇的士绅们一般都会选择以自保为第一要务,能不拼命就不拼命。面对推行剃发易服的清军,愿意拿全家性命去拼的尚且是少数,更何况是只想抢点粮食的农民军。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