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 论榜炸了_修仙:从心动大律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与落日争辉。

  几个场景把一副洒脱不羁,不为世俗羁绊的状态描写的入木三分。

  自古文人多求逍遥,此处亦得逍遥真意也。

  因此,最后两句的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末二句是说,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诗情经过一层层的推演,至此感情的波澜涌向高潮。

  “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

  “岂是蓬蒿”,何等自负的心理。

  作者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信不久的将来必然能大展抱负。

  整首诗,名为咏志,却全文没有讲到底是什么志向。

  可通过情景的描述,通过情绪的渲染,却不断的提高大家对于志向的预期。

  直到最后,作者也没说明,自己的志向是什么。

  但青志凌云,不堕凡俗的气概却一览无余。

  当真让人憧憬作者的志向。

  同时也感染着读者,让读到这句诗的人,都能联想到自己的青云之志。

  这就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最后这位老翰林更是评价,这首诗不仅能拿到当地童生试的魁首。

  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青松王国童生试当中,再也没有诗句能超出其右。

  韩理全看着老翰林的评价,也是深以为然。

  仅仅是全诗最后的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就仿佛有凌天之志跃然纸上。

  当真是,声情并茂,文理俱佳。

  韩理全忽然有点奇怪,怎么作者这么高的才华,还去考什么童生试。

  童生试顾名思义,不是应该给小孩子考的吗。

  不过再一想,今年是秘考之年。

  青松王国今年将根据科举,然后开放秘境。

  所以很多修士,就会坚持,等到这个时候才参加科举。

  那就怪不得了。

  这等大才会在童生试出现。

  不过再怎么说,作者这个大才,也算是让人佩服。

  就是不知这个作者是何许人也了。

  但当看到作者署名的时候,韩理全整个人都愣住了。

  孙奕?

  孙奕!

  是那个孙奕吗?

  如果是那个孙奕那就太可怕了。

  然而这个翰林的评论不仅没有掩盖这首诗的热潮,反倒把这首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这首诗的论述。

  “我刚刚批改完今天的公文。每天被这种繁琐的事情压制,内心难免压抑。但当我读到这首诗之后,立刻仿佛回到了当年科举的时候,凌云壮志不堕。我准备放衙后就找朋友喝一杯,大家好好追忆下过去。”

  “我也是刚刚被朋友推荐看到了这首诗,说真的,一开始还没感觉到什么,但看着看着就眼泪哭了出来。我实在是跟自己的志向渐行渐远了啊。”

  “当真是好诗,好诗。不敢评鉴。只能静赏。”

  “不说了,我准备回头把这首诗抄到自己的墙上,每天激励自己。”

  “哎,真羡慕那些监考的,能拿到原稿,这是可以留垂青史的东西啊。”

  “羡慕加一。”

  “我们幕友文社,准备以此诗为题,在西崖府举办文会,有意的朋友还请参加啊。”

  “此刻看完这首诗,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我只想对作者说,你愿意来我们青月府吗。我们的府试第一可以考虑给你。”

  “阅罢此诗,当观止矣。”

  帖子落款:青松国君,申高阳。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