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袁晨讲茶_解锁茶文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规律,其中包括:种植、采摘的规律等,还讲了制茶、饮茶的方法。

  茶也有不同的角度,神农把茶引入生活,茶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的演化是群体性与茶交互的结果。茶叶可以提神,是功效。以前的文化通常以故事来说明,这样便于大家理解其内涵。

  到了晋代,有个刘琨将军,给他哥哥的儿子南衮州刺史刘演写信说:“前些时收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都是我需要的。我心烦意乱,精神不好,常常靠茶来提神解闷,你可多购买一点。“。枕戈待旦的成语就出自这位刘将军,他镇守边疆,当时在山西太原一带。军务繁忙,压力大。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刘琨的“忠”,在西晋末年尽力挽救国家的作为。茶的作用也表现其中了。

  到了今天,茶文化难以依靠整体文化,使得其独立实际生活之外。《茶经》把茶的各种事项整合为一个体系,这是茶文化自己独立的标准。但是也需要与其他文化特点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深化。

  当今,种茶、制茶都很好发展了,种茶环节的农残等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还有了各种工艺和机器设备。物质层面的改进会快一些,思想层面就更困难。

  再举一个例子,《晋书》说:“桓温做扬州太守,性好节俭,每次宴会,只设七个盘子的茶食、果馔罢了。“这个记载中茶和简朴、节俭有关系了。我们看到茶文化在古代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有密切关系,这也是茶进入家家户户的心理原因。

  《茶经》里面说: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后来茶叶的流传日日广泛,渐成风气,到了我唐朝,达极盛。在西安、洛陽两个都城和江陵、重庆等地,竟家家户户饮茶。

  社会群体层面茶文化难以自己单独存在,需要与其他文化风俗容和才可以成为风气。现在最常见的”送茶礼品“就是与中国人的社交文化相互衔接。”网红茶“与时尚生活衔接的更好,所以市场表现也更好。

  以前的文化特点在现代已经弱化了,上面说的”忠”和“俭”已经在群体里很淡化了。现代的社会化生活以经济、现金流为特点,古人认为的“忠”,在经济利益、实现自我的心理中被弱化了。随着物质丰富,人们虽然提倡“断舍离”,实际上做到“俭”也是很难了。

  由于以上原因,茶文化也就变成了表演性质的文化、进而成为服务于商业的操作和宣传,至少在多数人的眼里是这样的。

  现在,整体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远离,也影响了茶文化的深化。

  时至今日,卖茶难,几乎是整个茶行业公认的事情。作为商品,茶在今天不属于刚需产品,古人所具备的心理特点,我们也不具备了,现代人学习的是科学知识,关注实用技术,对于道德层面的品质已经不很关注了。这些品质的群体性弱化反应到茶文化层面,就是茶文化离人远,不实际,表演成分多。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