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八章 文艺复兴_苏联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要更狠心一些,幸好索尔任尼琴一直孤身一人,所以没有多少财产留在美国。

  知道这件事之后,苏联政府直接为他提供了一套公寓,并且为他提供一份报社编辑的工作,只是索尔仁尼琴礼貌的拒绝了。

  这次的事件让索尔仁尼琴彻底看清了美国人的真实嘴脸。美国像是财大气粗的资本家,圈养的狗叫的好听的时候赏赐一根骨头。但苏联至少在最困难的时期,依旧没有忘记给这群白眼狼一块面包。

  索尔任尼琴的到来像是给俄罗斯文学吹出了一股新风向,原本死气沉沉的文坛又开始重新活跃了起来。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为苏联的文艺复兴。

  尽管苏尔科夫对此表示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毕竟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借助这一场新文化运动出现反对国家制度的论调。

  “你这是对我们社会的不自信么?苏尔科夫同志?”听完苏尔科夫的汇报之后,亚纳耶夫笑着问道,“我就说一句最简单的吧,现在谁还会将美国的自由主义宣传政策当做信念和目标?”

  苏尔科夫仔细想了想,的确过去的这五年,原本铺天盖地制度改革和自由属于人民的口号都变得荡然无存,舆论的氛围也从支持自由主义,变成了反对美式自由制度。

  “自由只是一个旗号,当人民吃不上饭的时候就会借助这个旗号反对现有的一切,但是当所有人都开始安居乐业的时候,你说为了自由而战斗,有人会跟着你去做吗?”亚纳耶夫又问道。

  苏尔科夫还是摇摇头。

  “虽然美国是我们的敌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肯定,那就是对制度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经济繁荣的时代加上一系列的福利保障,没有人会想着去造反,现在如果公知站出来说跟着他去反对社会主义,在别人看来简直就像疯子一样不可理喻吧。”

  “苏联欢迎索尔仁尼琴的回归,不代表我们放松了对舆论高地的占领。控制舆论本来就是一件蠢事,从斯大林时代到戈尔巴=乔夫时代,这些掌控宣传部的蠢货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白一件事,舆论的胜利往往伴随着经济的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是靠政府手段勒紧民众的脖子。”

  苏尔科夫苦笑了一下,说道,“亚纳耶夫总书记,当你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亚纳耶夫摇摇头,“你没有听错,这的确是最有效的舆论战术,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比政府举办一百次的歌颂和赞扬祖国都要有效得多。苏尔科夫同志,宣传战略可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你还需要多加学习。”

  亚纳耶夫将报纸铺展在苏尔科夫的面前,头版头条是索尔仁尼琴的画像,他指着头像说道,“我之所以会让索尔仁尼琴回来,一是向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