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太子出痘_清宫重生升职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诺敏神色微动,佟妃肯定会“好好的”照顾皇十二子的。诺敏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并未接话,那些假惺惺的话诺敏是说得出口,但皇上却不一定希望从她口里说出来。

  两人正说着话了,突然梁九功一脸慌张的疾步走了进来,带着一丝恐惧的跪在康熙面前说道:“皇上,皇太子,皇太子出痘了!”

  在皇宫得天花不叫得天花,而叫出痘。

  “什么!?”康熙睁大了双眼猛的坐了起来,天花在当时为不治之症,一旦出痘便使人无比恐慌。

  康熙虽然出过一次天花,也因此得到了皇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康熙就能高枕无忧。要知道这是皇宫,戒备森严的皇宫,这里出了天花那皇宫外?这到底是人为还是天使,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诺敏闻言也是一惊,虽然上辈子皇太子胤礽也得了天花还顺利的熬过去了,但诺敏清清楚楚的记得那日子,这一次可早了大半个月,这其中的差距就大了,谁会知道这一次会不会形成瘟疫呀!

  满清原居住在北部比较寒冷的地区,这里原来较少发生天花,因此人们缺乏免疫力。入关之后,生活环境、气候温湿都发生了变化,京城已经是当时的天花多发地带,所以迁于此地的八旗乃至皇室都受到天花的袭扰。

  上辈子的顺治皇帝就是因为天花死的,可以说大清的发展其实就是一部防控传染病史。从治国方针到民生福祉,到处都有防控传染病的影子,如避暑山庄的兴建、满汉百姓的隔离等。从皇室到民间,传染病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头上。皇上死了皇子死、皇子死了亲王死、亲王死了妃子死,妃子死了百姓死。

  诺敏上辈子看过一本书,上面有一个很是无聊的统计,据上面的文字说古代中国疫年与非疫年的比例逐代递增,三国时是,而清朝则是1:23。就传染病的流行次数来说也是逐代递增,三国时还是17次,清朝则是74次。也就是说,清朝是传染病最高发的时期,平均每隔一年就会有大范围的传染病流行,大清可谓是历史上最倒霉的时期。

  遇见天花别说没用出过的,就是康熙这种出过了的也心有余悸,大清在这个时候的医疗措施可没清末防控鼠疫只用了四个多月那么厉害,遇上天花只有一个字:逃!

  当然了皇帝自然不会用这样掉价掉身份的字眼,人家那叫“避”!

  清崇德七年,沈阳便开始大范围流行天花病,据《崇德三年满文档案》中记载,有外国来使朝贺,皇太极避而不见。“时因国中,出痘者多,上戒之。”清顺治十七年,北京天花大流行,顺治皇帝便出宫在西华门外躲避。

  康熙先是大惊,随后冷静下来连忙吩咐道:“传朕口谕,让九门提督封锁宫门。让人将西配殿封锁了,召所有的太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