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0章 都是历史人物_崛起,从1900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吧,明天太仓促,后天吧,我后天一早就带珍珠上来找你们。”

  陈天华爽朗回答道。

  他听了心里也是十分高兴,这世道有个可靠的熟人引荐,买卖双方都有了基本信任,价格就不至于离谱。

  “好好…这太好了。”陈琪美高兴地差点蹦跳起来,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一方面帮助天华卖掉珍珠换得银钱,让他能从容还债务;另一方面也给二叔揽得一桩奇世珠宝生意,岂不美哉。

  “哎呀,时间快到十二点了,鹤卿先生和倩华他们应该在食堂小厢房等着呢。”刘玉芳掏出一款金壳嵌珍珠扇形怀表,瞧上一眼惊呼道。

  “那咱们快走吧。”陈琪美把鸡血红珍珠重新用绒布包裹好,揣入衣兜里。

  陈天华跟上他们往镜明学堂的食堂走去。

  镜明学堂的食堂跟后世的职工食堂很相似,这里中午就餐的师生较多,晚上可能少点。

  但学堂这里有不少的住校生。

  这里除了本市,稍微远点的镇,十几二十里路程,在时下连自行车都没的时代,算是远途的了。

  能进这所中西学堂读书,家境非富即贵,因为学杂费肯定不会低,而且门槛也高。

  这里的教师待遇还是挺高的,听刘玉芳说分成若干等级,月薪在60-150大洋之间,英语教学都是请的洋教,也有不少东洋人在这里教授自然和数学等。

  督办算是个官职,八品衙,月俸180大洋,折算成白银俸米等,相当于县太爷的月俸了。

  清末,社会各界上至朝廷、下至各府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但最怎么重视,清末时期的教育只是属于精英教育,培养的是极少数达官贵人家里的子弟,普通老百姓没能力,也没资格上这种中西学堂。

  充其量就是私塾,属于扫盲阶段,对于科学技术方面,就没法教授。

  微微秋风路过走廊,让渐近枯黄的枝叶稍微颤了颤,让院里走动的人们,都感到深秋的寒意已经来临。

  当陈天华跟随刘玉芳和陈琪美俩人,到达食堂厢房雅座时,里面只有李淑贞一人在。

  “哎倩华,怎么就你一个人,鹤卿先生呢?”刘玉芳问道。

  “鹤卿先生他还有点事,说马上就到。”李淑贞回答道。

  “咳咳…我就在你们后面。”

  随着二声干咳,雅座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紧接着走进来一位学者模样的男子。

  他身穿淡青色长衫,留着长辫的头上戴一顶西式礼帽,显得有点另类。

  中等个头,清瘦人形,三十三四岁模样,留着八字胡,戴一副跟陈其美同款的圆形金丝眼镜,眼光犀利。

  见此人进门,刘玉芳等皆上前一步,十分恭敬的鞠躬作揖。

  “文雄拜见先生!”

  “英士拜见鹤卿先生!”

  “倩华拜见先生!”

  这种十分恭敬的礼节,似乎包含有师徒之意在其中。

  “好好…不必苟礼都请坐吧。”

  果然,鹤卿先生则以老师姿态摆了摆手请大家坐下,李淑贞则出门叫厨子上菜去了。

  “天华,过来拜见这位咱们绍兴走出去的才学泰斗,当朝有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蔡鹤卿先生。”

  刚落座,刘玉芳第一时间就给冷眼旁观的陈天华介绍。

  什么?

  历史人物,大名鼎鼎的蔡先生。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