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5章 战国帛书【三更】_坏蛋是怎样炼成的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终于从她的口中问出了关于鬼影部队的一些情况。

  鬼影部队,一共分为大阪,北海道、京都、名古屋四个大队,每个大队又有五组行动小队。

  那支在陕西省境内,盗取战国帛书的队伍,就是北海道第一小队。

  据幸存(最后患怪病死亡)的三位鬼影成员介绍。他们下到一处四十多米深的墓穴里,这座大墓非常大是高人所建。虽然历经了数千年,可里面的机关还是能用。

  他们在队长的带领下,一路往大墓的主室走去,一路上不停地有人因为中了技巧弹簧之术死去。也有的人无缘无故的发疯,直接掏出枪来自杀的。更有甚者,走着走着就莫名地消失了,就好像整个人根本就没来过一样。

  按照以往的经验,值钱的陪葬品一般都会放在主室。一行九十人行动缓慢地小心越过那些机关暗道,慢慢往主室的方向进发。等他们磕磕绊绊来到主室时,九十人的队伍已经损失过半,只剩下了不过四十来人。

  不过,懂得等待的人终究会有好运气。他们虽然损失惨重,也没有在主室里的其他地方发现什么有价值的陪葬物,却在主室中央发现了罕见的“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中国春秋时期至汉朝时的墓葬型制,和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为帝王规格陵墓的组成部分。

  使用者主要是皇帝及其妻妾、宠臣及诸侯国国王与王后。但经朝廷特赐,一些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比如,《汉书》“霍光传”记载,汉宣帝曾赐霍光黄肠题凑入葬。

  黄肠题凑中的“黄肠”,指的是黄心的柏木,“题”指题头,即木材接近根部的一端,“凑”指向内聚合。黄肠题凑就是用黄心柏木在棺椁外垒叠起来,全部题头向内。到了东汉,黄肠石逐渐取代黄肠木,黄肠题凑逐渐绝迹。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寻常的百姓人家要是敢用“黄肠题凑”作陪,得满门抄斩杀。

  在这座大墓中发现的“黄肠题凑”,从侧面上映衬了墓主人生前地位显赫,非侯即王。

  墓主人的棺椁被“黄肠题凑”团团包围。北海道第一小队的这些亡命之徒花了两天三夜的时候,又是用铁锹又是用撬棍的,才终于撬开几百根叠加紧凑的木头,挖出了墓主人的棺椁。

  棺椁是用来入殓死人的,却不曾想这幅棺椁里装得并不是死人。它入殓的,是一只“水鬼”。水鬼,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水鬼?这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

  如果解释清楚,这怪事也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水鬼”是真实存在的,不过现在的人们更喜欢叫它“水獭”。

  水獭昼伏夜出,以鱼类、鼠类、蛙类、蟹、水鸟等为主食。它们善于游泳和潜水,一次可在水下停留2分钟。捕起鱼来像猫捉老鼠一样快捷,捕食前常在水边的石块上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