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七章 这都不是事儿_重生成王爷的小娇娇她美又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的经验。

  墨染也毫不保留的教给他们,先教他们最基础,那就是养地。

  好多庄稼人都是望天收,就算给地施肥,也是把一些动物和人的粪便直接洒到地里,那样是不对的。

  墨染给他们细细的讲解,告诉他们有机施肥的方法,杀虫的方法,还有就是引水灌田,不要光等老天爷下雨。

  再有就是排水,北方虽说旱多涝少,但是下起暴雨,雨水排不及时,也会让庄稼受损。

  她每天都会抽出一个时辰,给他们讲解,村民天天听得入迷都不想走。

  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种地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大年初一,全村村民都来给他们拜年,下午就在墨染这里听课,对于串亲戚之事,能推的都推掉了。

  饭都要吃不上,还串什么亲戚。

  过了年,天气渐渐的转暖,土地到了晚上不再上冻的时候,墨染带着大家到她买的那两亩里现场教学。

  首先就是耕地,耕地也是有讲究的,再就是施肥,她请村民帮她把地浇上大粪,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麦杆,没风的时候焚烧。

  这样生肥成了熟肥,里面的虫卵被杀死,土下半尺之内的虫卵也会被杀死,这样就减少了庄稼的病虫害。

  然后再翻耕一遍,再播种,浇水。

  播种也是有学问的,密了会减产,稀疏更会减产,这次要种她专门培育的小麦品种,若是按照她教的方法种植,每亩怎么也得有一千斤的产量。

  只是她没说,想让村民们亲自眼见为实。

  这些朴实的村民,也跟着她有样学样儿,把自家全是这样操作的,至于种子,他们也虚心的来请教,看种什么好?

  墨染见他们上道,这才把自己带的麦种,免费提供给他们。

  并要求,她所讲的课,以后要讲给任何一个来村里请教的人,将来所得的麦种,都不能抬高价钱,平价卖给庄稼人。

  全村十几户村民,就这样全种上了她提供的麦种。

  大家象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天天守护着自家的田地,看着麦子出芽,他们欢呼,看着他们长高,他们欢呼,看着他们结出了沉沉的麦穗,他们的眼泪在眼眶子里打转。

  墨染陪着他们一起在地里,引水灌田,捉虫除害。

  四个月终于熬了过来,村长激动的带着人,先收自家的地,想看看一亩到底能产多少。

  结果过了秤,全村人都被吓呆了。

  一千零八十斤,这是他们想象不到的结果,这个数字,让他们全都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他们终于熬出头了,即便不种两季,他们也饿不死了,因为朝廷只收他们一季的粮食税一百斤,那他们一亩地,就有九百斤可以任他们自家吃,或是卖掉。

  墨染对他们这种想法很是无语,一季高产就知足了,真是饿怕了。

  三月开始种地,四个月成熟,就到了七月,再收割,再翻耕,就到了八月,这里到十月,天就开始冷下来,到了十一月,地就上冻了,越冷农作物生长越缓慢。

  这时候,也是她真正教授的课程。

  她让村长集合了村里的壮劳力,带着玄一玄二,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给农作物保暖。

  她把自家两亩,分成了四部分,半亩地为一块,北面垒一道高一米五的土墙,买了竹杆搭了结实的架子,然后又买了蓬布铺在上面,然后和架子固定在一起。

  这才带着村民进了棚里,“你们看,这布是透明的,白天太阳照进来,适合农作物生长,到了晚上,上面有编好的草帘子把蓬布盖上,地就不会上冻了”

  “土墙好垒,竹竿也可以免强买,可是这蓬布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呀”

  “这蓬布保存的好,可以反复用,就算破了洞,也可以象补衣服一样补好,不怕雨淋,一次投资,终身享用,想过好日子,又不想花钱,那是猪八戒娶媳妇做美梦”

  “可是我们手里真没钱,”

  “这都不是事儿,这样吧村长,明儿你带着人去保芝堂,我跟承远县保芝堂的说好了,你们拿着户籍,报上家里的田地数目,

  我可让他们无利息提供银两给你们用,我算过了,一亩地需要三两银子的蓬布,一两银子的竹竿,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