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千二百六十四 犁庭扫穴政策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一波年轻人应征入伍,组成了魏军的血肉身躯。

  三十三万魏军精锐除了驻扎在中央京畿地区的十八万卫军精锐之外,全都分布在各地。

  原有的大营建制被完全取消,更换为了新的大营建制。

  漠州设狼居胥山大营,驻守一万骑兵,夏侯惇的驻地和漠州的行政中心就设在这里,坐镇北疆。

  平州则在扶余国故地新筑长春城,平州刺史府就设置在这里,这里也设置了长春大营,军队就在这里,也驻守一万骑兵。

  云州设永昌大营,在永昌大营驻军两万。

  交州交趾郡设交趾大营,驻军一万,看守南大门。

  西域三个都护府,北庭,安南,镇西,北庭和安南各设置一个大营,驻军一万,镇西都护府设置一个大营,驻军两万。

  海军则在朝鲜、青州、扬州、交州和台湾岛设五个主要海军基地,分别驻守部分海军船只、士兵。

  剩下三万精锐则广泛的安排在了内地的各战略要地、矿产重地、粮仓重地、大运河要冲等地区,不以大营为编制。

  魏军编制在郭鹏这一波大裁军之后也进行了更新换代。

  仿照战国时先例,把【军】定为最高战术单位,一军下辖五千作战部队,统领军级单位的都是将军。

  军下面有【师】,一般一个军设两个师,各辖两千五百作战部队。

  师下就是营,一师辖五营,一个营为五百人的作战部队。

  营下还有队,一营辖五队,一队为一百人的作战部队。

  以此形成规范,将早期和全面战争时期略显混乱和并不完整的军队层级彻底规范,打散,重组,对军队进行了一次大改组。

  这次改组就在延德十年进行,标志着魏军进入了新时代。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