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9章 总参谋部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能胜任总参谋长的人物啊?曹友义、吴襄、吴三辅、吴国贵这些人怎么可能胜任?也就是李岩稍微强一点儿,但是也强得有限,只能凑合一下,几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了。

  今天朱慈烺视察完大校场回到克难殿的时候,李岩和吴襄两人已经在那里恭候了一会儿,看见朱慈烺过来,两人都上前行了礼。其中李岩手里还拿着一叠奏章。

  现在凡是军事方面的奏章,都由通政司右班负责,先交到大元帅府军令卫。而政务方面的奏章,则由通政司左班负责,先交内阁会议。

  所以朱慈烺现在看到的奏章,都是由军令卫和内阁会议转交的。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大大减轻了朱慈烺这个太子的工作负担,不用每天埋在永远都看不完的奏章里面,坏处则是容易被蒙蔽。

  不过他也有一些让耳目通灵的办法,并不是依靠锦衣卫,而是设立咨议馆——就是由各个州县根据上缴商税(等五年田赋豁免期满后还有田赋)的数量多寡,由当地的士绅商人一起推荐议政官,常驻南京,在孝陵的思过宫办公。专门负责提出建议,反应问题,还可以弹劾官员......以后一年一度的“思过宫议政”,他们这些议政官就是主角了。

  另外,朱慈烺不久之前还下达令旨,准许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泉州府、广州府等六府地方试办民间报纸,以开言路。所以朱慈烺还可有通过看报知道一些地方上的情况。

  “千岁爷,刚刚收到史可法、高宏图、左懋第和鲁藩联名的上奏。”李岩将一本奏章递给了朱慈烺,“他们想用土包堆出棱堡,然后步步为营的办法进军,逼死多铎这一路鞑虏。”

  “用土包堆棱堡......脑子转得挺快啊!”朱慈烺拿过奏本,也没有看,而是快步走向了地图台。

  地图上已经摆了许多象征敌我双方的木头棋子儿——就是象棋的模样,表面铲平了刻上“堡”、“团”、“协”、“练”、“虏”等汉字。这都是李岩想出来的办法,看着倒是一目了然。

  “殿下,他们想分成三路,一路向聊城推进,一路向安平镇推进,一路向曲阜推进。”李岩用一跟长长的木杆,将三个刻着“堡”字的棋子,分别从地图上的济南、肥城、泰安州三地推到聊城、安平镇和曲阜。

  吴襄则补充说:“他们想要二十里修一堡,一路把堡垒修过去。”

  “能行吗?”朱慈烺也吃不大准,看着两个差不多是半外行的军事家,向他们征求意见。

  “殿下,”李岩说,“从曲阜一役的情况来看,鞑虏是没什么办法打破棱堡的......不过两个棱堡之间相隔20里,好像也挡不住鞑虏的兵马。”

  吴襄说:“挡是挡不住,但是三个棱堡线一旦形成,就等于三把尖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