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一章 地狱就在前方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云桐所谓之"大杀器",就是日本与朝鲜之间的贸易。他认为,只要掐断日朝贸易,日本马上会陷入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

  前世的历史一直在解释,日本侵略东亚大陆是基于怎么样的扩张野心,但并没有解释内在的经济驱动力。而这个才是真正的原因,其他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外交的,都只是经济因素的外在表象而已。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其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极快。但日本资源贫瘠,国内市场狭小,而且底层民众极为贫困,消费能力低下。这就决定了日本需要对外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朝鲜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朝鲜内地的农民,对布匹的需求量很大,他们的消费能力很低,因此很青睐从日本进口的"小巾白木棉"。由于不平等条约的无关税贸易,使这种窄幅褚皮纤维白布,价格极为低廉,深受朝鲜内陆市场的欢迎。甚至于日本山阳道、大阪、爱知、静冈等地,有许多小型工厂,就是专门为朝鲜内陆提供这种布匹。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朝鲜是日本性命攸关的原料来源地,一个是谷物,尤其是大米。另一个就是黄金。

  日本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其生产工艺,机械化能力,生产规模等等,都远远不如发达工业国,生产成本自然也较高。为了提高竞争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保持工人们的低工资。只有工资处在很低的水平,才能压低成本、降低价格。

  那工资很低的工人们又如何生存呢?只能依靠市场上那些从朝鲜大量廉价收购的稻米了。

  日本的粮食收购商,早在播种季节,就大批的进入朝鲜稻米产区,以提供贷款为诱惑,事先预定了很多收获时的产量。虽然日本商人将价格压得很低,但生活艰难的朝鲜农民很难拒绝这种引诱。

  等到了收割季节,日本粮商更是直接进入田间地头,以资本为后盾,用现金一次性付清的方式,大量收购农民的谷物。这种现金付清的战术,很容易挤垮那些资本微薄的本地收购商。而在这一过程中,粮价同样会砍得很低。有时,日商还会用一些工业品,比如壶、锅、盘、盐、农具、煤油等,进行不等价交换。

  这一时期,朝鲜的稻米、大豆、牲畜等出口,完全被日本垄断。

  zuihou一个就是黄金,从朝鲜大量进口的黄金,是日本金融近代化的重要基础。要知道,其他国家或殖民地的黄金贸易,都被发达国家严格管制,朝鲜是日本唯一的奶牛。

  前世从1885年至1887年,仅仅三年,从朝鲜进口的黄金,就是日本国内黄金产量的4倍!明治维新初期的二十五年里,日本从国外进口的黄金里,有将近70%来自朝鲜!

  这些黄金都是通过不平等的特权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