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七十节 战争的脚步 1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关中的粮食自给率,大大增加。

  而全新的小麦种植技术和大量的各种肥料(人畜粪便、土化肥以及部分鲸鱼骨粉、鲑鱼骨粉制成的肥料)的应用,以及大量的水利设施和水车的全方位普及。

  使得关中的亩产大大增加。

  尤其是小麦产量,直接翻倍。

  粟米亩产四石,差不多就已经是极限。

  但小麦亩产四石、五石,只是起点。

  上林苑里,少府的农稷官负责的试验田,去年,甚至出现了亩产十石的奇迹!

  如此一来,关中的粮食安全,终于告别了依靠关东转输的历史。

  过去三年,关中的粮食结余,年年增长。

  而且,因为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存在,使得百姓愿意出售自己富余的粮食。

  到去年为止,少府在关中的仓储粮食数量达到了四百万石的创纪录新高。

  虽然,其中三百万石是小麦。

  而在另外,大豆等豆类储量,也在增加。

  因为国家收购豆类,而且,鼓励百姓套种大豆。

  所以,现在在少府,库存了过五十万石的各种豆类。

  此外,还有数十万石的豆渣和豆饼等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

  这些豆渣和豆饼,都可以作为饲料,从而减少军队,尤其是骑兵部队的粮食需求。

  目前来看,关中至少可以抽调三百万石以上的粮食(包括豆渣、豆饼)转输到前线的云中、雁门和代北。

  有了关中的粮食补充后,刘彻总算是勉勉强强,凑足了河套会战所需要的基本粮食。

  至少,高阙战役的粮食,是不缺了。

  只是……

  一次河套作战,就掏空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储备。

  这让刘彻有些无语。

  “必须加快小麦的推广和种植面积了!”刘彻在心里对自己说。

  小麦取代粟米,成为北方主要种植作物,在历史上,曾经用了一千年。

  这是巨大的传统的惯性在作用。

  想要加这个进程,刘彻就只能用出绝招提价!

  现在,少府的小麦收购价格,大约是每石小麦四十钱,有些时候甚至三十五钱。

  比起粟米价格,低了十钱以上!

  对农民来说,种植小麦和种植粟米,在经济上,其实是一样的。

  甚至,种植粟米比种植小麦,获利更多一些。

  而且,小麦比粟米,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照顾。

  所以,哪怕在关中,除了上林苑,是因为少府在强力要求种植小麦外,其他地方,百姓一般是用上田来种植粟米,作为家庭的食物,而用下田,种植小麦,来缴纳赋税和卖给少府。

  老百姓可聪明的很。

  自己家,当然要吃最好的食物!

  哪怕,虽然现在,有着面食和各种馒头、包子的出现,使得小麦在口感上胜过了粟米。

  但,麦粉研磨,需要时间和人力。

  除了地主,谁能有那个闲工夫呢?

  自然,百姓会用脚投票,依然坚守着粟米为主食的传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