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九十五节 风起南国(2)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吃,而且一点也不喜欢政务,当了中山王以来,就爱着斗鸡走狗,根本不足为虑。

  剩下的刘端、刘胜、刘彭祖等兄弟。

  不是年纪太小,就是性情暴虐,不足为虑!

  讲道理的话,他这个江都王确实是最适合当赵王的人选。

  只是……

  不知为何,皇帝哥哥就是不答应……

  这让刘阏愁白了头发。

  袁盎观察着刘阏的表情,他来到这江都国时间虽短,但是,却早已经知道了这位大王与他的兄长完全就是两个人。

  当今是喜怒不形于外,而且极擅长掩饰自己的喜怒。

  最喜欢让下面的臣子去猜谜。

  但这位却是喜怒都流于外表。

  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城府,而且天真可爱的大王。

  这样的君王,当然是大臣最好伺候和最好控制的。

  袁盎就听说,从前张释之为江都丞相时,干脆就把这位大王当成了泥塑的雕像。

  甚至就连当初江都国风灾之后救灾诸事,也只是让大王每日在广陵城里露一面,然后就可以回宫去了。

  剩下的事情,张释之与冯唐是一手包办的。

  江都国能有今日的情况,也是张释之与冯唐打下的根基。

  如今,张释之已死,而冯唐老朽,独力难支。

  天子委派来接任张释之地位的建陵候卫绾是出了名的老好人,素来不爱管事情。

  这江都权柄,实际上落在了他袁盎手里。

  而袁盎是什么人?

  当今天下最善于揣摩人心的大臣。

  当年太宗皇帝的心事都屡屡被他看破。

  刘阏这样的毛头小子,当然是被他玩弄于鼓掌而不自知。

  袁盎只是细细一看,就知道,江都在担忧什么。

  袁盎于是笑道:“大王有何忧虑?不妨对臣直言,臣虽愚钝,或可为大王参谋一二……”

  刘阏正愁自己没有倾诉的对象,闻言,叹道:“太傅有所不知,寡人曾几次三番,上书陛下,恳请换国,奈何陛下长久不许,只是道:吾有重任,托之于王,王当勉励!”

  “但这重任,不过是造船、晒盐,捕鱼而已……”刘阏低着头,对自己所承担的所谓重任颇为不满:“寡人,先帝血脉,当今手足,岂只是造船之匠人?晒盐之莽夫?捕鱼之渔民?”

  听着刘阏的话,袁盎也有些感同身受。

  当今天子,比他的父祖,在治理天下的理念上,更加激进。

  假如太宗、仁宗两代天子,只是不喜文学,更爱酷吏。

  那么,今上就是**裸的告诉天下人文章无用!

  太宗、仁宗之时,写的一手好文章的,不愁出路。

  只要刷好名望,自有郡守或者九卿举荐之。

  但当今却是一边开了考举,将大批大批的读书人,读书种子,直接塞到地方乡亭,与农夫为伍,还洋洋自得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瓮中也。

  这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但更可怕的事情,却并非如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