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六十节 加税?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相’的丞相,任上,主要的成就是两个。

  第一个。制定和完善了官员考绩和审核制度。

  第二个,推动和健全了所谓‘量出为入’的地方杂税征收制度。

  前者,在官员的屁股上抽了一鞭子,让他们不得不起码在表面做出很努力的模样。

  后者,则在这些家伙的手上套了一个镣铐。让他们不敢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乱收税。

  其他什么废除肉刑啊,制定历书,完善刑律,与这两个影响整个汉室的政策相比,只是些旁枝末节。

  张苍去职后,朝野各方势力,对于前者,都是大为赞赏(就算想诋毁,也找不到切入点,更不可能被皇帝认同。)

  但后者。却几乎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将之废除。

  根据张苍制定的规则,地方的郡县,在朝廷规定的正税之余,只能收取去年本衙门支出的官衙修葺费用、道路维护费用以及各官俸禄的总额,不许超过这个数字,并且,明确规定,刍藁税,地方可以截留部分作为运营费用。

  这样做。就可以防止某些官僚,太过丧心病狂。

  这就直接导致了,整个汉室的官僚系统,顶多只能在岁末突击花钱。好让自己今年的支出能超过去年,以方便来年加税。

  却不敢用其他理由来光明正大的加税。

  但,这个政策的提出人不是张苍,而是刘邦,张苍只是完善者。

  大家也就只能在心里腹诽一二,并且期盼着有朝一日。能终结这个制度。

  只是可惜,过去几十年,汉室政权,从来都是只减税,不增税。

  今上更是豪言:永不加赋。

  这可真是急坏了许多官僚!

  朝廷不主动加税的话,他们怎么破坏‘量出为入’?

  一旦这个制度崩坏,那么什么三倍五倍的杂税?简直是个笑话!

  胆子大的人,直接敢把杂税的额度提高十倍甚至二十倍!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

  汉家已经在超过三十年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主动加税的情况。

  太宗皇帝甚至有过几次免除当年所有田税的举动,自太宗皇帝前元四年后,汉室的田税水平就恒定在了三十税一,只有前朝秦代的一半。

  当今天子,更是曾经宣誓天下,永不加赋。

  天子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这样的话,人头税,和其他相关的赋,都不可能增加。

  而田税,朝廷更不敢动。

  三十年了,天下百姓早就习惯了三十税一的田税额度,官僚们倒是想恢复十五税一的制度,那样的话,从上到下,所有相关的官僚及其家族都能吃个满嘴流油了田税增加后,田租肯定会涨,田租涨了,佃农的生活更艰难,佃农破产,就只能卖儿卖女卖老婆卖自己,另外田税增加,还会加快自耕农的破产速度,为广大地主带来更多的佃农。

  而最终,这些收益的大头,将被官僚吃下去。

  没有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