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五百二十七节 作战方案(2)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

  历史上匈奴人只用了十几年就成长为整个草原的霸主,拳打汉室,脚踢月氏,压扁东胡。

  而在匈奴人发迹前,他们的部族的人数甚至可能已经只有数万。

  短短十几年,就膨胀成为了一个控弦四十万,镇压世界的巨无霸。

  在这个过程之中,匈奴人吸纳的月氏、东胡甚至是汉人流民,恐怕超过了他自身的数倍。

  而且,很奇妙的是,当一个草原帝国消亡时,他那些战败的人民,通常都会毫不犹豫的投靠胜利者。

  譬如根据汉书记载,历史上乌恒和鲜卑的先后崛起,都是建立在吃匈奴的基础上。

  尤以鲜卑人最厉害,他们曾经一次吃下了超过数十万的匈奴部众。

  这意味着什么呢?

  刘彻兴奋的站了起来,对尹不害道:“卿很好!很好!”

  他走到地图前,内心充满了无穷信心,他第一次有了彻底解决幕南问题的完全信心。

  因为……

  游牧民的民族特性决定了他们不会是一群忠贞不屈,誓死追随自己的主子的人。

  恰恰相反,游牧民是生存的高手。

  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生存赢家。

  既然是生存赢家,那什么自尊啊自傲啊骄傲啊这些东西,就都可以丢掉了(当然不排除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但至少多数人是这样的)

  一个人为了求生,能做出什么事情呢?

  刘彻曾在后世的新闻上见过,地震/海难或者飓风幸存者,靠吃虫子喝尿液甚至是吃人肉活下来的例子。

  后世人尚且如此,那么现在这个西元前的世界之中,一群生存高手,在面临生死攸关的困境时,他们会做什么选择?

  这还需要考虑吗?

  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难道还会是去大喊着我是引弓之民,死也不跟你们这些冠带之民做朋友?

  这不现实!

  在排除了无数种不可能的假设后,剩下来的唯一解释就是——幕南各部东撤和北撤,其实根本不是在要挟汉室,而是这些渣渣心虚了,他们害怕汉军一来,自己的部众就会四散而逃,为了自保,也为了维系自己的地位,他们选择了逃。

  这就解释得通,为什么各部都在撤,但撤离方向不一的问题!

  这也解释得通,为何向来一盘散沙,甚至曾经大打出手的幕南各部同时选择了跑。

  尹不害得了表扬,心里面高兴万分,但嘴上还是谦虚的道:“这是臣的本职工作,陛下命臣整理战史,臣就留了个心眼,专门关注了匈奴各部的组成和结构方式……”

  刘彻拍拍对方的肩膀道:“朕希望爱卿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将战史的编辑工作完成!”

  战史是军队的历史,也是承载一支部队的灵魂。

  自马邑之战后,羽林卫和虎贲卫率先搞了自己的战史记录制度,每一个校尉部,每一个司马部,甚至每一个队率,都有着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