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千五百二十五节 北匈奴的反应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

  “这阳罔,必须笼络住……”狐鹿涉在心里想着。

  匈奴帝国,现在就缺阳罔这样的知识分子。

  但阳罔也同样在心里笑了起来。

  “古有邯郸学步,今有匈奴仿汉……”曾经他也害怕和畏惧过,匈奴人向汉室全面学习后强大起来。

  但在这草原上呆了这么久,阳罔已经确信——无论匈奴人怎么学,都不过是画虎不成反成犬。

  原因很简单,草原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与中国南辕北辙。

  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匈奴人再怎么学汉家的制度和文明,也学不到精髓,学不到神韵。

  当然了,向中国学习后的匈奴,比起之前,确实进步了不少。

  最起码,在狐鹿涉治下,幕北各部之间的联系和纽带更加紧密了。

  在存亡危机之中,匈奴各势力之间也更团结了。

  另外,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无数倍。

  譬如那些西域掳来的工匠,就在这一年来为匈奴人铸造了无数的武器。

  想着这些工匠,阳罔就在心里得意了起来。

  因为在前不久,在他的建议下,狐鹿涉下令将所有工匠集中起来,模仿汉室的少府体制,建立了一个匈奴的少府,当然名字改了一下,叫做‘大府’。

  匈奴人觉得这个名字好,比汉朝的少府威猛许多了。

  而这正是汉室所需要的。

  “翌日王师北伐,只需要占领‘大府’,即刻立刻获得匈奴人的全部工匠……”阳罔在心里得意的想着。

  有关大府的具体地点和信息,他已经通过密使传递了出去了。

  “阳先生,前不久,有奴隶报告,在金山附近发现了铁矿……”狐鹿涉对阳罔拱手道:“先生可知如何冶炼铁矿?”

  对于冶铁技术,匈奴人做梦都想要得到。

  这两年来,匈奴人到处实验铁矿的冶炼之法。

  什么招都用了出来了,倒也炼了些铁。

  但可惜,产量太少太少了,而且成本也太高了,而且,基本都是些劣质的生铁。

  毕竟,匈奴人原先连青铜冶炼技术也没有完全掌握,想要冶炼出合格的可堪使用的精铁,谈何容易?

  也就是从大夏带回了一大批工匠后,匈奴人的冶炼技术才算迎来一个飞跃。

  但依然远远不能攻克冶铁技术的难关。

  阳罔微笑着摇摇头,道:“屠奢,在下不过一介文人而已,这百工之术,怎么可能知道?屠奢若是想炼铁,还得去找一位墨家的墨者啊……”

  狐鹿涉听了,垂头丧气。

  匈奴人这两年,也得知了汉室诸子百家的具体情况。

  更知道了墨家的存在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