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七六章 莫须有一_贞观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当众人在俱乐部中把酒言欢的时候,大殿门口突然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

  “子寰出征凯旋,也不来找我叙旧,却跑来这里

  和稚奴饮酒,想必是把故人都忘了吧。”

  陈宇顺着声音看去,却是李恪,忙站起身笑道,

  “吴王殿下言重了,臣归京不足两日,尚未得空拜见殿下。”

  李恪好脾气的摆摆手,来到众人身边坐下,

  “方才是说笑,子寰出征一年有余,便是人也清减了许多,此番又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居功至伟,我哪里敢叨扰,前几日奉阿耶的旨意,前去探查张亮一案,这才没能给子寰接风。”

  陈宇一怔,张亮?工部尚书那个,他有什么事情?

  “殿下去查探郧国公?”陈宇有些奇怪的问道。

  李恪点点头,看了看周围,房遗爱和程家两兄弟都去吧台调戏侍女了,骆宾王也回去替李治整理书稿,便只有长孙冲和李治还在。

  “此事太子也是知晓的,怎么,太子没有和子寰说起吗?”李恪看了看李治,现在他也不敢再整日稚奴稚奴的叫了。

  李治吸了吸鼻子,点点头道,

  “三哥说的是,姐夫不知,这朝中有人弹劾张卿,说他私下收养了五百义子,图谋不轨,便让三哥暗中查访。”

  陈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事儿历史上好像还真有,张亮也因为此时丢了脑袋。

  贞观末期,有陕人常德玄告刑部尚书张亮谋反。说他养假子五百人,并曾与术士公孙常谈论,称自己“名应图谶”,又问术士程公颖:“吾臂有龙鳞起,欲举大事,可乎”唐太宗命马周等审理此案。审问中张亮拒不承认有谋反之罪,术士程公颖与公孙常都作证他有罪,张亮说此二人是想立功赎罪,害怕被处死,因而提供伪证。又自诉有佐命之功,希望能够宽免。按唐律,谋反是一切犯罪行为中最严重的,被列为“十恶”之首,有犯者,杀无赦。因案情重大,太宗复召群臣议其罪。议者多言张亮谋反当诛。遂众议当死,终将张亮、程公颖斩首于长安西市,并籍没其家。

  彼时张亮已经调任刑部尚书,断案的时候也得罪了不少人,自然会招来嫉恨。

  “吴王殿下以为,郧国公当真有谋反之心?”陈宇看了一眼李恪。

  李恪摸摸下巴,不置可否的摇摇头,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陈宇沉默了,帝王之心最是难测,李二打了半辈子的天下,又坐了半辈子的天下,临到老了,也是免不了疑神疑鬼起来。

  “张尚书公忠体国,不似那等奸佞之人,依臣愚见,当禀明圣人,好生查探清楚才是。”陈宇思忖道。

  李恪叹口气,摊开手,

  “我也知道,郧国公昔年曾追随阿耶起兵,立下汗马功劳,但那程公颖言之凿凿,让人不得不信呐。”

  这下陈宇坐不住了,自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