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一章 生活处处有医理_全职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畅通,团建结束,每个人交一篇不下于三千字的感言。”

  “什么,感言?”

  车上的医生们瞬间就炸了,怎么团建结束还要交感言,这不是为难人吗?

  医生们平常写病历写病案就已经够头疼的了,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怎么还要些感言?

  “方主任说了,中医来源于生活,这次团建可不仅仅是游玩,同时也要让大家在游玩中去感悟,去思考......”

  “方主任倒是挺有想法。”匡明卓坐在方便边上笑着道。

  “方主任说的没错,中医确实来源于生活,我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中医就是在这片土壤里面孕育出来的,所以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着医理。”

  在这一点上,方寒是很有感悟和发言权的,小时候方老爷子就经常带着方寒十里八乡的转悠,时不时的给方寒说一些道理。

  方寒小的时候,江中市区还没有现在这么大,三环以外基本上都是比较偏僻的,也有不少庄稼之类的。

  方远晨就经常告诉方寒,学医其实和种庄稼是一样的,什么作物需要多翻土,什么作物需要多浇水,什么作物喜阴,什么作物喜阳,各种草木都有他们的省长习性。

  有句农谚说的就很实在:“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1霜。”

  人其实和作物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有每个人不同的体质,有的人体质偏寒,有的人体质偏阴,有的人气血旺,有的人体质虚。

  体质偏寒的人就不能多吃冷饮,就不能常喝冰水,气血旺的人就不能经常大鱼大肉,要少吃大补之物。

  这些医理其实都是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

  中医是土生土长的医学,因而在很多时候是符合传统文化观的,套用西方的学说思想来解释中医,本就是不科学的。

  中医的理论符合道家思想,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以人居中,所以人体之中肝木、脾土为贵,以肝木、脾土居中,治病的时候就要顺肝木之性,养脾土之真......从而生生不息。

  方寒记得自己看过一篇戏说歪果仁为什么不能成仙的文章。

  虽然只是调侃,却也有着几分道理,在中国道家来说,人要成仙,要三魂七魄健全,而歪果仁之所以不能成仙,是因为他们少了一魂。

  中国道家文化一直都讲究的是以人为本,以人为贵,人是可以修成仙的,也就是说炎黄子孙是有着自我的,我自己的命运我掌握,可在西方的大多数传说中,人都是神创造的,因而从诞生他们就把命魂交给了所谓的神,三魂不全,自然难以成神成仙,只能成为神的奴仆。

  纵观佛教,西方的各种教派,要么讲究来世,要么讲究进天堂,很少有说当世的,可道家思想却是劝说世人,珍惜当世。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