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九章 光伏技术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游产业链产业,同时又直通绿色能源移动能源等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沿科技产业。

  相比于国内半导体上游产业的严重缺失,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在汉能集团的推动下很可能帮助华夏在绿色能源这个重要的未来技术方向上占据真正的前沿技术优势,而且毕竟是未来技术,不像半导体底层规则都被米国定完了,未来技术就有更大的机会占据标准高地,所以华夏非常重视。

  从2015年开始,华夏对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支持,对汉能集团的扶持一年高过一年。

  但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非常艰难,截止2014年,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在太阳能电池的市场占比中只有10%,90%依然是晶硅电池。

  毕竟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缺点很明显,光电转化效率低,稳定性差,光污染问题无法解决等等。

  所以即便国家大力扶持,即便李河军自己也很争气,未来的发展依然非常坎坷,技术难题太多了,商业环境也不好,再加上国外第三代光伏技术的逐渐突破,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在曾经一世前途未卜。

  孟谦带李河军来到大风能源沪上分公司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数据,大风能源成功将砷化镓薄膜单结电池转换效率推到%,刷新世界纪录。

  继续往下看,大风能源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发成果逐渐展现。

  逛到一半,李河军不由感慨,“孟总居然在薄膜太阳能上暗暗发力了这么久?这么多年我居然都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李河军觉得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我今天在创业园上也说了,大风集团太大了,大风集团旗下有很多产业不是不高调,而是因为还轮不到这些产业高调,薄膜太阳能我们这几年一直处于默默研发的状态,这个技术领域的商业化道路的艰难性李总应该是很清楚的。

  对了,说起这个事情,在李总看来,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李河军几乎没有迟疑,可见这个问题他已经想过很多遍了,“我认为是三个点。

  一是薄膜太阳能技术和设备升级成本高,阻碍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如果没有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的资金支持,单靠企业方面的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全行业的转型升级。

  二是高端成套装备进口推高成本,绑架技术创新。因此要扩大产能、降低制造成本,就必须实现薄膜产业高端装备的国产化。

  三是对薄膜技术的科研扶持不够,技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很显然,李河军此时眼中的问题主要是扶持力度,因为2015年的他,更直接的问题还是自主研发投入,需要快速掌握核心设备和核心技术,而这些事情都需要钱。

  “那李总看看这个吧。”

  孟谦给李河军看了一份技术发展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