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七章 春耕,后顾之忧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东江镇之外,其他军镇的明军还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更有形同乞丐的军队。

  「明年争取买头耕牛。」陈兴山憧憬着,脸上带着笑,「就是还差点,官府还可以那个,那个借钱吧?」

  「贷款。」二弟笑着说出正确的名称,「没有利息,两年还清。但只能用于购买耕牛、猪羊,或是其它农用工具。」

  对于贷款,虽然不收利息,但官府也不亏。主要是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缴纳的赋税在总量上也会增加。

  陈兴山看着兄弟,十分欣慰地点着头,说道:「多读书还是有好处,年岁也不算大,继续学习,不要荒废了。」

  母亲看着小儿子,也甚是心喜,说道:「是啊,这村上要挑管事儿,你也去争一争。要说识文

  断字的,村上哪有几个?」

  老二呵呵笑着,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才认识几个字,还识文断字,别让人笑话啦!」

  「听说村上不是还要派先生,要开夜校嘛?」陈兴山说道:「你好好学,这次选不上,也挂了个号。以后,肯定还有机会。」

  老二连连点头,说道:「我肯定不会荒废读书的,等考过小学文凭,再看官府招不招人吧!」

  「我估摸着肯定要招人的。」陈兴山说道:「你想啊,等平定辽东,那是多大的地盘,总要更多的人管理吧?」

  老二深以为然,也为自己能读了两年私塾而感到庆幸和自豪。再说,在家务农也是稳定的持家之道。

  老母亲看着两个儿子,忍不住偷偷转头,抹了下眼睛。可惜老头子在战乱中过世,看不到家里的好光景了。

  …………………

  远处五六里外就是镇江堡,虽然不算高大雄伟,却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村落很整齐,也很干净,可却少有人走动。村外的田地里,男女老少都在忙碌地播种。

  韩山童在挖着坑,淑珍在撒种,两人配合默契,沿着垄沟一直向前。撒下的是希望的种子,流下的是喜悦的汗水。

  特战营已经确定会在辽东继续作战,直到平辽。为了慰籍将士们的思念,他们的家眷可以自愿申请,前来辽东定居。

  而在原来的辽南根据地,因为人口和耕牛的增多,原有的土地已经不够耕种,正好进行新一轮的疏民拓地。

  镇江堡周边的十数个村镇,在月前便很快住满了军人眷属。他们也得到了军队的特别照顾,房屋更好,土地也都犁完,省却了他们的大半力气。

  小丫头在地头欢快地笑着,拿了根木棍正在捅田鼠洞。银铃般的笑声也感染了淑珍和韩山童,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俺爹快回来了吧?」韩山童直起腰,扶着铁锹,休息一下,也想听到最令人高兴的消息。

  淑珍呵呵笑着,用脖子上的布巾擦了擦额头沁出的汗珠,看了看天上温暖的太阳,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