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七章 急性子皇帝,混战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马,并没有正式取消辽镇,还给辽镇留了个宁远。如果把宁远防务也转到东江镇,辽镇就无立足之地。

  在崇祯看来,辽镇就是靡费粮饷,毫无用处。东江镇使用强硬手段,不怕辽镇不屈服。

  三年平辽虽然很令崇祯感到振奋和期待,但能更快地实现目标,岂不是更好?

  毛文龙也陈述了东江镇面临的困难,一是骑兵不足,二是粮饷物资,三是人口数量。

  后两个困难,崇祯已经提供了尽力的帮助,这第一个困难,收并辽镇后也差不多能够解决。

  条件满足了,你就别想着拖延,赶紧平定辽东;就算是没有条件,崇祯也不会听你分说,想怎么干还怎么干。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他可没少干。比如逼迫满桂等人率兵出战,导致满桂、孙祖寿等总兵战死,人马损失惨重;还有孙传庭,也是被崇祯催命催死的。

  崇祯就是这样的人,急性子,别看同意了“三年平辽”,可还是会疑神疑鬼,时时催逼。

  “皇爷英明。”王承恩躬身恭维,谄笑着说道:“以东江军的战力,有个几千人就能将宁远守得固若金汤。辽镇人马再经毛文龙训练整顿,也能脱胎换骨。”

  崇祯微笑颌首,一副智珠在握、舍我其谁的得意模样,沉声说道:“毛文龙已显暮气,郭大靖却是年轻气盛,可以大用。”

  沉吟了一下,他补充道:“若此次作战能够获胜,朕要重重赏赐。还要让他明白,平辽之后,朕不吝公侯之赏。”

  “皇爷赏罚分明,恩威并重,何愁建奴不灭,辽东不平。”王承恩再次送上马屁。

  正在此时,内侍又捧来了一些奏疏,呈到御桉。

  崇祯无奈地摇了摇头,又开始了他勤勉又苦逼的皇帝工作。

  ………………

  时隔数年,战火再次烧到了朝鲜。建虏分兵两路,一攻义州,一取龙川。

  阿敏率领部队,越过鸭绿江,直抵义州城下。不能说轻车熟路,可也称得上是旧地重游。

  只不过,在看到义州城池时,阿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虽然对东江军和朝鲜人勾结合作有所耳闻,可阿敏却没想到,会如此的深入。

  这简直就是镇江堡的翻版,那奇怪的尖角城墙,城上隐约可见的黑洞洞的炮口,城外围绕数道的壕沟。

  坏了!当城上响起阵阵轰鸣,黑压压的炮弹噼头盖脸地落下来时,阿敏才意识到轻敌犯下的错误。

  东江军的火炮能打到三里来远,这是建虏所知道,也有所警惕的。观察城防只动用少量骑兵接近,以免遭到集中轰炸。

  可抵达义州,阿敏脑海里还存着数年前半天破城的印象,率领的部队竟然接近到了两里以内。

  黑烟和闪光在建虏队伍中升腾绽现,爆炸此起彼伏,紧接着便是不绝于耳的人喊马嘶、惊呼惨叫。

  阿敏赶紧兜转马头,在亲兵的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