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八章 辽东实验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伤休养不扣薪酬,痊愈便照旧上工。”

  停顿了一下,郭大靖又补充道:“东江镇现在不缺土地,我准备再立个章程,就象对军人那样,工匠伤有养、死有恤,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赵青山用力点头,说道:“这可是最大的善事,工匠们知道的话,肯定更卖力。要知道,在工坊成天捣鼓危险东西,出现意外在所难免。”

  军工企业的事故率,确实比其它行业要高很多。象火药、炮弹、火箭啥的,都是极危险的东西,储存、制造、运输每个环节都要小心翼翼。

  郭大靖说道:“赵哥要是不想继续在工坊,我这边也可以提供些便利。”

  赵青山想了一下,说道:“还是回工坊吧,活儿不累,挣的却不少。回家种地的话,就没那么轻松了。”

  郭大靖也是这样的看法,打工比种地强,后世就有明证。何况,赵青山还是管理岗,不用出大力的那种。

  当然,对老百姓来说,土地是最后的保障。后世也有很多打工太苦太累,又返乡务农的。

  正说着话,周氏领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走了进来,进门便让孩子跪下磕头,被郭大靖抢先一步拉住了。

  “不必如此。”郭大靖打量着男孩,笑着说道:“叫叔叔就好,不用太拘谨。”

  男孩有些瘦弱,走路是跛着的,但也不是很严重。但眼睛挺亮,能看出是个挺聪明的孩子。

  “侄儿拜见郭叔叔。”男孩不能跪拜,可还是深深一躬。

  从这马上改口的称呼上,郭大靖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反应很快,聪明伶俐是肯定的。

  赵青山笑着说道:“孩子的名字叫钟儿,现在随了赵姓。”

  郭大靖伸手捏了捏钟儿的肩膀、胳膊,笑着说道:“得多吃饭哪,长得壮实起来,也能为家里分担些活儿。”

  钟儿笑了笑,脸上紧张的神情松缓了不少,说道:“俺吃得不少,可全长个儿,没长肉。”

  周氏在旁连连点头,说道:“自打到了金州,这孩子差不多蹿了半个头——”说着,她征询般地望向赵青山。

  赵青山笑着颌首,说道:“孩子嘛,先长个儿再长肉,这是好事儿。”

  郭大靖坐在椅中,拉着钟儿到近前,和蔼地问道:“可读书识字了,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小的时候有人教,也算是读过几年书。”周氏的脸上闪过黯然,不易觉察地瞟了赵青山一眼。

  有人教,应该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没想到这周氏还嫁了个读书人,郭大靖含笑看着钟儿,充满了鼓励的意味。

  钟儿微低着头,说道:“如果不是腿脚不好,我长大后要从军入伍,象郭帅那般建功立业,名扬四海。”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未必就只有军人才能建功立业,好好读书,钻研学问,也能够名留史册。”

  钟儿眨着眼睛,看着郭大靖,似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