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口大增长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稀巴烂。

  从镇江作战结束返回,毛文龙和郭大靖便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将要发动的大作战上。

  两人的心里都清楚,这将是辽东局势大变,敌我势力消涨的关键一战。

  胜,则建虏在失败与饥荒的双重打击下,会一蹶不振,甚至是兵败如山倒,再无力与东江军抗衡。

  若是失败,也就是敌我相当的战损,辽东战局将继续目前的长期持久交战。东江军要休养生息一两年,才能逐渐恢复主动进攻的实力。

  “再扩充一万人马,建立中协。”毛文龙望着郭大靖,说道:“不必着急,按照总人口的数量逐渐招募。”

  郭大靖听到补充的条件,也无话可说。

  从建虏统治区逃出的辽人源源不断,在沿海哨地、特战营和朝鲜方面的帮助下,陆续地进入金州。

  只是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收拢安置了三万多剃头辽人。

  大量逃人的出现,大饥荒是重要原因。建虏接连惨败,兵力在广大的地盘上不敷使用,防卫变得松懈,也是一个因素。

  下半年,大饥荒会更加严重,更多的剃头辽人将加入逃亡求生的行列。

  人口的增加,使得毛文龙又有了扩充的心思。郭大靖也不是固执己见,有条件还反对啥?

  两人又商议了片刻,分工明确后,郭大靖才起身告辞。

  ………………

  船只靠上了码头,辽民在随船士兵的指挥下,踩着跳板,登上了令人安心的陆地。

  尽管在皮岛和旅顺经过了两次中转,有数天的休息恢复,但长时间的忍饥挨饿,使这些辽民的身体还是显得孱弱。

  拼死逃出建虏统治区,也耗尽了他们的体力和精神。一旦放松下来,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的。

  这里是普兰店湾,隔开了复州和金州的各一部分。新来的辽民,被安排在普兰店湾以北的复州境内。

  这里虽然不是金州的稳固区,但前有栾古关扼守,西有中岛、西中岛、长生岛,北有沙河灌溉,却也算是很安全很宜居的地方。

  因为人力有限,这片土地没有在春耕抢种的范围内。随着移民的增加,官府才在一个月前派出军队,保护数千移民前来此地开垦耕种、建房定居。

  为此,军队还在永宁监城、羊倌堡、盘古堡驻扎少量人马,以提供预警和尽力的保护。

  也就是说,东江军在事实上已经推进到复州,隔着普兰店湾,与金州的边界拉平。

  因为误了春耕,在这一大片地区,种植的都是生长期短、不挑种植时间的作物。比如花生、萝卜、白菜、苜蓿等等。

  依靠前协官兵和早到移民的辛苦劳作,已经开垦耕种了二三十万亩的土地。按照军退民进的原则,这些已经种好的田地,将分给不断涌来的辽民。

  陈老实拉着妻子恭谨地站在队伍中,已经少了惶恐,但还心中忐忑,不知道给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