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 示弱弃阵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烧的泥弹掠空而过,砸向楯车和其后的建虏。

  爆炸的巨响,腾起的烟尘,迸溅的火球,以及轰鸣的火枪齐射,成为了战场的协奏曲。

  建虏所发出的呐喊,发出的惨叫,以及少量的战鼓,几乎被完全掩压了下去,在气势上便落了下风。

  燃烧的泥弹击中了楯车,砸在了地面,迸溅的油火粘稠,沾上便着。不管是楯车,还是人体。

  萨哈廉眯起了眼睛,这种火弹的威力和爆炸的地雷差不多。但人身上着火,扑腾滚打、惨叫惊呼的凄惨模样,着实太过震慑。

  尽管火油经过了郭大靖的改进,但和后世的凝固燃烧弹还有很大的差距。着火之后,人在地上打滚,是能很快扑灭的。

  可火烧活人,这本身就很有视觉冲击,很刺激,带给人的恐惧和震撼也更大。

  还有一些倒毙的尸体被火烧着,散发出难闻的焦糊味,更显凄惨。

  包衣奴才被威逼着从楯车后冲出,用大斧大锤破坏着路障,在迎面射来的弹雨中不断地倒下去。

  一丛丛箭雨从楯车后射出,建虏还是老一套,也只有这么一种远程的攻击手段。

  火枪兵藏身在大盾之后,盾上的“V”形缺口,正好能架住火枪。既能提供防护,还能提高射击的稳定和准确性。

  一排排沉重的铅弹激射而出,在敌人身上打出血肉模糊的弹洞,楯车也被打得木屑横飞,逐渐破损。

  侧翼的战斗也爆发了,预设的地雷发出接连的爆炸声,弩箭在树木的空隙飞过,射向建虏。

  除了树木、地雷等障碍,林中还布设了铁蒺藜,在积雪、枯枝、杂草之中,很难发现,锐利的尖刺能够扎穿建虏的靴底。

  后世的作战军靴常常在鞋底加钢板,就是为了防扎;有的在前端加钢条,增加踢人的杀伤力。

  在明代,肯定不会有这么高级的军靴。建虏所穿的靴子,多为纸、布、革作底,木制的都不多。

  显然,建虏也不会想到在脚丫的防护上是个缺陷,更不会想到竟然有专门针对的武器。

  正常的情况下,脚上扎个小洞,并不算太重的伤,骑在马上照样冲锋陷阵。但现在是步战,肯定会有影响,至少走不快,脚步不灵活。

  建虏也很顽强,在不断的陷阱的打击下,冒着弩箭,依然迂回前进。

  在树林中同样有防御工事,树枝、积雪浇水冻成的冰堆,既阻碍建虏前进,又能起到防护作用。

  卑鄙,无耻!只好搞这些下三滥的阴招儿。

  绰哈尔怒骂着,拔掉了扎透靴底的四角钉,锋利的尖端闪着寒光,他的脚在流血,在疼痛。

  还好,伤得不算重,不用包扎,也不太影响走路。绰哈尔重新站起,提着刀继续向前。

  对面有一道用树枝积雪冻成的冰墙,敌人就躲在后面,施放着弩箭。

  轰!绰哈尔的耳旁一阵轰鸣,埋在一颗树下的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