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粮食安全_潜伏在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呵呵呵,”乾隆听到一半时就已经开心的笑了,待潘启说完,他说了声:“来人!”

  门口当值的太监赶紧开门进来,躬身道:“主子。”

  “去让人把东暖阁的门打开,再去翊坤宫请愉贵妃来。”

  太监应过,麻利的去了。乾隆笑对陈世倌道:“朕猜你陈秉之(陈世倌字秉之)和他们高兴的又不一样,你素来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朕虽没亲眼见到,也曾听说过,雍正朝时你任山东巡抚,为了给全山东百姓蠲免钱粮,你在先帝爷跟前哭着央求。”

  “把先帝爷惹恼了,将你一顿训斥,可最终还是从你所请,蠲免了山东全省一年的钱粮。”

  “你退下去后,先帝爷对张廷玉叹道,天下督抚若都如陈世倌一样,哪里还会有乱民?”

  “你是浙江人,一定是从小看多了女人家手工纺丝织绸,起早贪晚,真是累煞个人。”

  “你这会儿心里定是在想,有了这样的机器,以后江南的百姓要少了多少辛苦,是不是?”

  陈世倌让乾隆说得红了脸,笑着拱手道:“圣聪实非常人所能及,一下就猜到了臣的心里。”

  一句话说得大家又都笑了起来,乾隆站起身向外走,几个人在后面跟着。

  一起来到东暖阁坐了,乾隆道:“后宫妃嫔不能进西暖阁,咱们只好在这里将就愉贵妃一下了。”

  “知道为什么要请她来?因为你们方才说的这事,论起来愉贵妃也有功劳,现在大功告成了,自然不能埋没了她,让她也来一起高兴一下。”

  “其实,早在乾隆三年年底,陈宏谋自英吉利国运回来的第一批货物里面,就有该国人刚刚研制出来不久的飞梭。”

  “飞梭固然能大大增加织布的速度,可是当时现有的纺纱速度根本无法与之匹配。”

  “当时朕就想命学部和工部着手研制这新式纺纱机,是愉贵妃给朕提了个醒,她说研制纺纱机可以,但不能把目标定在手动上。”

  “若是那样,即使造出来了这种机器,产量提高也是有限,还要空耗学部、工部许多精力。”

  “不如一面全力攻克蒸汽机,一面研制与之匹配的纺纱机、织布机,然后再组合起来,可一举成功。”

  “朕听了她的话,众臣工上下同心,埋头苦干了近两载,终于功成了,朕与你们一样高兴!”

  “皇上,”陈世倌道:“还有一事,臣请皇上留意,这种纺织机器大量应用以后,对棉花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

  “朝廷应未雨绸缪,预先筹划增加棉花种植亩数,不然纵使机器再好,也难为无米之炊。”

  “你说得极是,”乾隆道:“说到这里,正对上了朕这几日思量的一桩事情。”

  “民以食为天,想我泱泱大国,有亿兆黎民要吃粮食,却没有一个国家部堂专管农事,一直由户部兼管着。”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