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节 邲地之战(1)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栾书刚进入晋国六卿班子,再加上本身为人低调,象这样重大决策,他不敢轻易发言。荀林父、士会、赵朔这三人,心里都在想:你先縠就一楞头青啊,你小子刚进入六卿班子,知道什么是战争么?知道什么是政治么?救援郑国,难道就非得与楚军一战?

  他们都很清楚,晋国的内部斗争非常激烈,与楚军一战,胜利了当然是好事,但万一失败呢?万一失败,那得承担责任啊。别看大家现在都是光鲜耀人的六卿领导班子成员,后面不知有多少大家族在盯着这个领导班子职位哩。

  自城濮之役以来,晋国在帅佐们几乎都形成了一个共识:能不碰楚军,则坚决不碰!担心被楚军打败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冒着巨大风险与楚军开战,哪怕是打胜了,对这些卿大夫们的现实利益也是有限的!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与楚军开战,哪怕是胜利了,也不能替晋国夺取土地!与楚军的战役,战役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救援晋国同盟圈的小弟,而不是与楚军抢夺地盘。既然如此,哪怕胜利了也只能是抢得一些战利品,而不是土地。

  没有土地的获得,那就得不到国君在土地上的赏赐。这样的胜利,对晋国来讲是战略层面的争霸需要,当然是好的。但对卿大夫们来讲,除了一个荣誉,没有任何实在的封赏。

  城濮之战那么大的战果,当时的晋国国君晋文公封赏土地给谁了?一个也没有!

  要想在与楚军作战中获得土地,除非晋军直接进攻楚国本土,夺取楚国城池!但那是不现实的,楚军的强悍是天下尽知的,春秋走到今天,只听说过楚国吞并了哪些诸侯以及灭亡了哪些国家,扩张了多少地盘,没听说过有哪个诸侯敢侵占楚国的地盘的。

  晋国当然也做不到,至少现在去讨伐楚国是不明智的。想当年,齐桓公在时,组织了八国联军想要给楚国一点颜色看看,结果还不是无功而返?

  正因为如此,晋国自先轸以后,无论是谁担任中军元帅,都心照不宣地遵守着这样的一未成文的规则:尽量不与楚军正面冲突。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