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七章 难消停_明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室,勋贵公卿都是大明的根基,算是‘国本’,他们被审,即将判决,早就引起朝野震动。

  而后,周正大肆抓捕言官,更是震动大明。

  随即,朝廷将要审那些叛逆的文臣武将,这个人数是宗室,勋贵的几十倍,牵扯到大明的几乎所有阶层,朋党。

  也就是周正在京中的势力一向薄弱,外加提前得到保护,才能幸免于难。

  包括首辅周延儒在内,所有的势力都被波及,就没有与‘降贼’无关的。

  明朝的‘士大夫’集团,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尽管派系丛生,矛盾重重,本质上,他们又都是‘一家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

  就好比给李自成开城门投降的,崇祯时的兵部侍郎张缙彦,他转过两个人,就能称周延儒为‘四舅’,与张四知有‘同门之谊’,与钱谦益是‘姻亲之家’。

  如果要将张缙彦‘诛九族’,周延儒,钱谦益多少都要被牵累。

  他们自然不会允许自身被牵累,同时,朝野之中,有太多的人不想背牵累。

  张缙彦能走到兵部侍郎的高位,不止有背景深厚,亲朋好友,门生故吏更是不可想象。他们更不希望张缙彦被问罪,必然会牵累到他们!

  于是乎,早就在准备,蠢蠢欲动的大明士绅,前所未有的动了起来。

  他们不是完全的就是上书,为这些人申辩,各种手段齐出,对整个朝廷在进行攻关。

  比如,有大户希望向朝廷捐纳三万两白银,以给某人或者一些人降罪,甚至是免罪。

  比如,有士绅清楚一些名望大佬,联合担保,为一些人求情,希望开释‘诛连之罪’。

  再比如,有人提出了‘宽仁之说’,认为天下板荡,人心惶惶,不宜杀戮过甚,请求朝廷‘从轻处置,以获民心’。

  面对汹涌澎湃的压力,钱谦益预计第二天审案,最终还是推迟了,躲着不敢见人。

  在这些纷纷扰扰之下,周正的计划在稳步推进。

  周方上任工部尚书,高弘图继任户部尚书,周正一系,在朝中的势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征西廊。

  张贺仪,高弘图,孙传庭,周方四人坐在周正对面,说着事情。

  孙传庭道:“大人,现在很多问题凸显,我们的短板也暴露出来。一个是缺少人才,不说十三省的巡抚人选,就是六部中的人手也严重不足。”

  严格来说,周正并不缺人,以他的地位,有的是巴结,投靠的人,缺的是‘人才’。认同,积极且能够理解他的变法,改革的人才!

  大明太大了,需要太多的人才!

  张贺仪,高弘图,周方也是点头,他们登上高位,越发的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周正沉吟片刻,道:“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孙传庭与高弘图,周方等对视一眼,却没有开口。

  周方身份特殊,接话道:“有两

  请收藏:https://m.ysw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